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夏日龙井书事·其三》
《夏日龙井书事·其三》全文
宋 / 释道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自怜多病畏炎曦,长夏投踪此最宜。

青石白沙含浅濑,碧梧苍竹聒凉飔。

云中鸡犬听难辨,谷口渔樵问不知。

斑杖芒鞋随步远,归来幽火认茅茨。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夏日避暑于龙井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与宁静之美。首句“自怜多病畏炎曦”,诗人以自怜之态,表达了对炎炎夏日的畏惧,暗示了身体的不适或内心的孤独。接着,“长夏投踪此最宜”则转折,点明了选择在此地避暑的明智之举,流露出对环境的喜爱和适应。

“青石白沙含浅濑,碧梧苍竹聒凉飔”两句,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夏日龙井的独特风光。青石、白沙、浅濑、碧梧、苍竹,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个清凉、静谧的画面,而“含浅濑”、“聒凉飔”则赋予了画面动态感,仿佛能听到水声和微风拂过竹叶的声音,营造出一种清凉宜人的氛围。

“云中鸡犬听难辨,谷口渔樵问不知”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中的隐逸主题。鸡犬之声在云中难以分辨,渔樵之问在谷口也显得模糊不清,这种远离尘嚣、与世隔绝的感觉,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自由。

最后,“斑杖芒鞋随步远,归来幽火认茅茨”两句,描绘了诗人漫步于山林间的情景,斑驳的木杖和草鞋伴随着他的脚步,直至夜幕降临,依靠着远处的幽光找到了自己的居所。这一系列的动作和场景,不仅体现了诗人的闲适生活状态,也暗示了他对自然生活的深深向往和对心灵归宿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夏日龙井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在其中寻求心灵平静与解脱的过程,充满了深邃的哲思和情感的共鸣。

作者介绍

释道潜
朝代:宋

释道潜,本名昙潜,号参寥子,赐号妙总大师。俗姓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续骫骳说》)。一说姓何,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咸淳临安志》卷七○)。幼即出家为僧,能文章,尤喜为诗。与苏轼、秦观友善,常有倡和。哲宗绍圣间,苏轼贬海南,道潜亦因诗获罪,责令还俗。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曾肇为之辩解,复为僧。崇宁末归老江湖。其徒法颖编有《参寥子诗集》十二卷,行于世。
猜你喜欢

欧阳全真生日

旧闻新喻学,面势如眉州。

宜有妙人物,举世让一头。

君于文忠公,谱牒明派流。

当时山公启,有言曾未雠。

在今人与门,推君两俱优。

分教固罔外,首善乃所由。

南见属初度,杯酒相献酬。

愿君云间鹄,听我江上鸥。

(0)

呈尤运使袤延之五首·其四

翰墨有先达,知己仅三数。

省斋怜其贫,晦庵过其誉。

怀哉介庵老,先我骑鲸去。

公如幸教之,岂叹岁不与。

(0)

因送客过六叔

荷衣绿破碎,稻实乱撑拄。

秋悲空多风,云重乃不雨。

黄花已成昨,白酒真漫举。

小作谈笑期,暂纾追送苦。

(0)

以予与斯远倡酬诗一卷寄钱伯同运使郎中二首·其二

我家怀玉居,盖自南渡初。

元无五亩宅,仅保一束书。

不调如释之,何翅十年馀。

但有四壁在,倦游亦相如。

况此方病卧,何繇瞻使车。

所徯公嚬笑,以为民惨舒。

(0)

子畅尉曹秩满侍亲摄户掾于上饶赋诗二首以送之·其二

平生几游居,有亲亦有故。

一饭或相忘,素书不能屡。

心知世情薄,但益古人慕。

如君父子贤,百盖一二数。

(0)

三兄既见过喜而赋此

村居不记元夕期,田蚕镫火俗异宜。

但馀林月光陆离,所期不来空赋诗。

明朝风作后日雪,祇道来期中已辍。

今朝小霁泥未乾,或报门前有车辙。

我穷政尔落荒山,跫然忽复解我颜。

平生交旧固多矣,风味如此端亦悭。

梅虽已谢兰可掘,有酒纵漓醅可拨。

为子一醉莫深辞,更要好诗书岁月。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白玉蟾 赵熙 洪咨夔 李曾伯 王绂 赵孟頫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薛蕙 洪适 王之道 文天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