霁夕云初敛,栖娥月未亏。
圆光生碧海,素色满瑶池。
天迥轮空见,波凝影讵窥。
浮霜玉比彩,照像镜同规。
皎洁寒偏净,裴回夜转宜。
谁怜幽境在,长与赏心随。
霁夕云初敛,栖娥月未亏。
圆光生碧海,素色满瑶池。
天迥轮空见,波凝影讵窥。
浮霜玉比彩,照像镜同规。
皎洁寒偏净,裴回夜转宜。
谁怜幽境在,长与赏心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精美的夜景图。开篇“霁夕云初敛,栖娥月未亏”两句,以优美的笔触勾勒出晚上云层渐散,明亮的月牙还未完全隐去的景象。“圆光生碧海,素色满瑶池”则形容了月光照在海面和池塘中,如同玉液般纯净无暇。
诗人接着以“天迥轮空见,波凝影讵窥”两句,表达了夜深人静时分辨不出天际与水面的界限,只能感受到那微妙的波光和月影的存在。接下来的“浮霜玉比彩,照像镜同规”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意境,月色如霜,如同洁白的玉石,映照在池面上如同镜子一般平滑无瑕。
诗尾“皎洁寒偏净,裴回夜转宜。谁怜幽境在,长与赏心随”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份清冷而纯净月光下的美好景致的欣赏和感慨,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篇不仅描绘自然风光,也透露诗人内心世界的佳作。
少室三花久著奇,昆崙万树多琼枝。
苍松老干淩云起,屈曲龙鳞映玉池。
玉池道远谁能至,缥缈青牛连紫气。
西出函关接阆风,绕壑寒阴高荫被。
深洞斫苓岁月閒,流膏何必羡神丹。
葱皮翠叶霜犹积,服食久可益容颜。
回望幔亭云五色,宴引曾孙欢未极。
紫芝桂树郁相望,轸辖南星光欲逼。
玉液曾闻汉帝倾,当年赐者尽长生。
愿将一滴金茎露,洒向寒条色更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