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王蔗芗明四首·其三》
《挽王蔗芗明四首·其三》全文
清 / 陈柄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淩云妙笔制心裁,香案趋班跻上台。

文藻空山常照眼,肝肠劫火岂成灰。

枯桐入灶枉留尾,玄鹤升天不复胎。

抛我衰残徒吊影,八哀咏罢更添哀。

(0)
鉴赏

这首挽诗《挽王蔗芗明四首(其三)》由清代诗人陈柄德所作,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缅怀与哀悼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逝者才华、品德以及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首句“凌云妙笔制心裁”,以“凌云”形容笔力高超,暗示逝者在文学艺术上的卓越成就。“香案趋班跻上台”则通过官场场景的描绘,象征逝者在社会地位上的提升与成就。这两句开篇即高度赞扬了逝者的才华与人生轨迹。

“文藻空山常照眼,肝肠劫火岂成灰”两句,进一步赞美逝者作品的光芒与内心情感的坚韧。即使经历了人生的种种磨难,逝者的精神与作品依然熠熠生辉,永不消逝。

“枯桐入灶枉留尾,玄鹤升天不复胎”运用了两个典故,一是“枯桐入灶”,比喻才华被埋没;二是“玄鹤升天”,象征灵魂的解脱与超越。这两句表达了对逝者才华未能充分施展的遗憾,以及对其灵魂得以解脱的慰藉。

最后,“抛我衰残徒吊影,八哀咏罢更添哀”点明了诗人自身的哀伤与孤独感。在失去挚友后,诗人只能独自面对岁月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这种哀伤之情在吟诵完悼念之作后更加深重。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逝者才华、品德及生命意义的赞美与哀悼,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与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陈柄德
朝代:清

字伯谦,号吉甫,江阴陈墅人,乾隆丁酉拔贡,朝考一等第一名,因病未用,誊录议叙丰县教谕,荐授旌德知县。道光六年卒,年七十六。著有嵎山集。
猜你喜欢

懊恼词三首·其三

前因后果两茫茫,一度寻思一断肠。

是汝随鸦同彩凤,有谁打鸭散鸳鸯。

蘼芜山下新愁结,桃叶江头旧恨长。

昔也飘茵今坠溷,东风无奈落花狂。

(0)

江堤晓行

晨光照水尚熹微,行近花丛又湿衣。

雾里帆来看不见,一声柔橹去如飞。

(0)

自长门至南台,舟行即事二首·其一

长门渡隘浪成堆,欲进船时雾不开。

多谢东风与吹垢,两边无数好山来。

(0)

答林同川明府

闭门春草长,久作丘园客。

缄书千里来,叩我江上宅。

浣手启素书,喟然感今昔。

君本铁桥仙,龙剑倚天碧。

出洞借逍遥,乘彼青云翼。

烟花满九垓,到处留鸿迹。

学士解金龟,朱门回玉勒。

此时方炎蒸,病渴抱惨戚。

愿试小还丹,济我如春泽。

(0)

渐山早发

呼仆吹灯促晓装,出门月色十分光。

板桥霜重稀行迹,野寺钟疏搅客肠。

河汉低斜趋北极,启明辉映出东方。

前途莫见同心伴,惟有啼鹃诉路长。

(0)

雪景

水映平林雪满山,孤舟撑出断桥湾。

梅花未漏春消息,閒向湖边载鹤还。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于慎行 虞俦 张宁 袁华 刘绎 黄省曾 江源 黄佐 释今无 谢迁 王庭圭 曹义 梁鼎芬 符锡 李孙宸 张镃 陈琏 许及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