筠笼白雁得时双。一自戏回塘。
冰魂问归何处,明月影中藏。蘋蓼岸,镇相将。
忍思量。晓昏应是,梦绕江湖,怕见鸳鸯。
筠笼白雁得时双。一自戏回塘。
冰魂问归何处,明月影中藏。蘋蓼岸,镇相将。
忍思量。晓昏应是,梦绕江湖,怕见鸳鸯。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张镈的《诉衷情》。从艺术风格来看,张镈的词作多带有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这首词也不例外。
“筠笼白雁得时双,一自戏回塘。”开篇即设立了一个生动的画面:筠笼中养着一对时令的白雁,它们在塘边自由嬉戏,展示了一种和谐与宁静的景象。
“冰魂问归何处,明月影中藏。”然而这种宁静很快被打破,诗人开始追问那离去的雁魂归宿何方,而这份哀伤似乎也融入了明月之中,显得更加深远和神秘。
“蘋蓼岸,镇相将。忍思量。”接下来的几句则描绘了一种难以言说的哀愁和对离别的无奈。在蘋蓼丛生的岸边,诗人与那将要或已经离去的事物告别,这份忍耐中的思量,是对逝去时光的一种缅怀。
“晓昏应是,梦绕江湖,怕见鸳鸯。”最后几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日夜更迭、梦境纠结于江湖之间的无尽哀愁,以及对鸳鸯等水鸟的害怕,这些都是对失去和离别情感的象征。
总体而言,张镈通过这首词表达了对于逝去事物的深切怀念以及生命无常的感慨,展现了一种淡远而又不失深刻的情感世界。
潜鱼脱于渊,濡沫犹相依。
何况双鹓雏,羽翼当未飞。
别子未经旬,中心恒苦饥。
析我园中薪,言烹菽与葵。
小子从外来,有客缁其衣。
披衣急出户,果谐心所思。
相携历堂阶,欢极无文仪。
素琴为君弦,浊酒为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