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也寔夭折,贾生亦脆促。
今复哀若人,危光迅风烛。
夜台沦清镜,穷尘埋结绿。
何以赠下泉,生刍唯一束。
回也寔夭折,贾生亦脆促。
今复哀若人,危光迅风烛。
夜台沦清镜,穷尘埋结绿。
何以赠下泉,生刍唯一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徐彦伯所作,名为《题东山子李适碑阴二首(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深沉的悲凉情绪和对逝者的缅怀之情。
“回也寔夭折,贾生亦脆促。” 这两句描写生命的脆弱和短暂,"回"指的是人名,也可能是某种事物的消逝,而"贾生"则可能是另一位人物的代称。作者通过这两句话表达了对过往时光中人们凋零的感慨。
“今复哀若人,危光迅风烛。” 这里,“今复”意味着现在又重新,"哀若人"则是指对逝者感到悲伤,而"危光迅风烛"则形容一种危险和短暂的光景,这可能比喻生命的易逝或者时代的变迁。
“夜台沦清镜,穷尘埋结绿。” "夜台"可能是指某种高处或楼阁,而"沦清镜"则象征着明净无瑕,但也隐含了一种孤寂和荒凉之感。"穷尘"意味着极尽的尘世,而"埋结绿"则表达了时间流逝和物是人非的意境。
“何以赠下泉,生刍唯一束。” 这两句诗通过对泉水的赠送来表达作者的情感。"何以"意味着用什么方式,而"赠下泉"则是在询问如何才能将自己的情感传递给后世。"生刍"可能指的是生命中某种微小而重要的事物,"唯一束"则强调了这种事物的独一无二和珍贵。
整首诗通过对逝者生命脆弱性的反思,以及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作者深切的哀思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粤王城北耸层楼,五岭南来第一邱。
缥缈烟霞常栋宇,芳菲桃桂自春秋。
地平云岫当窗出,天近珠江带日流。
此地登临即仙窟,鹤笙何用访瀛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