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东山子李适碑阴二首·其二》
《题东山子李适碑阴二首·其二》全文
唐 / 徐彦伯   形式: 古风  押[沃]韵

回也寔夭折,贾生亦脆促。

今复哀若人,危光迅风烛。

夜台沦清镜,穷尘埋结绿。

何以赠下泉,生刍唯一束。

(0)
注释
寔:实际上。
夭折:早逝。
贾生:贾谊。
亦:也。
脆促:短暂。
哀:哀悼。
危光:微弱的光芒。
迅风烛:像风中的蜡烛快速熄灭。
夜台:阴间、墓地。
沦:沉入。
清镜:清澈的镜子比喻清明的心境或生命。
穷尘:尘土、死亡。
结绿:绿色的玉石,象征生机。
赠:赠予。
下泉:地下泉,指阴间。
生刍:青草,象征生命的简单和朴素。
唯一束:仅有的束,表达哀思的稀少。
翻译
颜回的生命过早结束,贾谊也是如此短暂。
如今再次为这些故人哀悼,他们的光芒如同风中之烛,迅速消逝。
死亡后的世界如清澈的镜子沉入黑暗,尘埃覆盖了他们的绿色希望。
我能拿什么赠给黄泉下的他们?只有一束青草作为凭吊。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徐彦伯所作,名为《题东山子李适碑阴二首(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深沉的悲凉情绪和对逝者的缅怀之情。

“回也寔夭折,贾生亦脆促。” 这两句描写生命的脆弱和短暂,"回"指的是人名,也可能是某种事物的消逝,而"贾生"则可能是另一位人物的代称。作者通过这两句话表达了对过往时光中人们凋零的感慨。

“今复哀若人,危光迅风烛。” 这里,“今复”意味着现在又重新,"哀若人"则是指对逝者感到悲伤,而"危光迅风烛"则形容一种危险和短暂的光景,这可能比喻生命的易逝或者时代的变迁。

“夜台沦清镜,穷尘埋结绿。” "夜台"可能是指某种高处或楼阁,而"沦清镜"则象征着明净无瑕,但也隐含了一种孤寂和荒凉之感。"穷尘"意味着极尽的尘世,而"埋结绿"则表达了时间流逝和物是人非的意境。

“何以赠下泉,生刍唯一束。” 这两句诗通过对泉水的赠送来表达作者的情感。"何以"意味着用什么方式,而"赠下泉"则是在询问如何才能将自己的情感传递给后世。"生刍"可能指的是生命中某种微小而重要的事物,"唯一束"则强调了这种事物的独一无二和珍贵。

整首诗通过对逝者生命脆弱性的反思,以及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作者深切的哀思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作者介绍

徐彦伯
朝代:唐   籍贯:兖州瑕丘   生辰:?—714

徐彦伯(?—714),名洪,以字行,兖州瑕丘人。七岁能为文,对策高第。调永寿尉,蒲州司兵参军。时司户韦暠善判,司士李亘工书,而彦伯属辞,称河东三绝。屡迁给事中,预修《三教珠英》。由宗正卿出为齐州刺史,移蒲州,擢修文馆学士、工部侍郎,历太子宾客卒。 
猜你喜欢

庚申春日偕蒙葵东孙居素蒙近野孙鹅泉区碧江梁文泉诸年兄饮王地官肖溪于五层楼次壁上韵

粤王城北耸层楼,五岭南来第一邱。

缥缈烟霞常栋宇,芳菲桃桂自春秋。

地平云岫当窗出,天近珠江带日流。

此地登临即仙窟,鹤笙何用访瀛洲。

(0)

泊丈亭寄翁见海中丞·其一

去岁招携过小亭,一冬景物可幽情。

为寻方外烟霞侣,却值人间月旦评。

笑语移时疑俗态,溪山千古订新盟。

自怜野鹤身常瘦,只影凌风天外行。

(0)

送文澜开馆清江用芝山舍弟韵席上·其二

夏夜飞萤火,空山乱趁人。

收拾书囊里,三更供苦辛。

(0)

齐寿篇·其二

山中之桃何蔽芾,樛枝蔓叶罗深翠。

春雨瀼瀼秋露坠,天泽贲敷弥妩媚,开花结子三千岁。

三千岁,猗桃之寿寿未艾,谁其似之庞公配。

(0)

将进酒

将进酒,夜未央。楼台初月上,林薄绪风凉。

吹鸾箫,和凤管。倒犠樽,酌鹚碗。

我为君歌,君莫辞满。去日苦多来日短。

乐今宵,无思远。

(0)

游七星岩·其一

石磴盘旋步上台,浮云浅雨倏然开。

三天日色临金阙,万叠山光映锦台。

归洞已看华表鹤,登仙曾折树中梅。

五千道德从何觅,遥望关门紫气来。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郑樵 崔与之 刘孝威 蒋捷 罗适 钟惺 王羲之 张俞 魏徵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