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毛衰白,眸子寒青。闲口能吞佛,虚空解讲经。
古鉴出匣,太阿发硎,放得无依用得灵。
颠毛衰白,眸子寒青。闲口能吞佛,虚空解讲经。
古鉴出匣,太阿发硎,放得无依用得灵。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禅师的形象,他的头发已经斑白稀疏,眼神却依旧犀利如青色的虚空,显示出深邃的智慧。他不仅在日常生活中能领悟佛法,还能在空灵的境界中讲解经文,如同古镜出匣,宝剑出鞘,展现出其深厚的修行和智慧。"太阿发硎"引用古代宝剑出鞘的典故,形容禅师的智慧如同宝剑般锐利而灵活,能够应对各种无依无靠的境况,体现出其佛法修为的实用与灵动。整体上,这是一首赞美禅师修行境界和智慧的诗篇。
堂堂诸葛公,道本伊吕匹。
方其未遇时,龙卧泯渊嘿。
一朝感时奋,变化乃莫测。
恢复信本志,为汉誓讨贼。
大义凛照揭,乾坤为开辟。
指挥动风云,忠诚贯金石。
士生三代后,闻见渐卑溺。
公也真天人,正气泰华敌。
升平礼乐具,抢攘兵革日。
抱负郁未施,永为后人惜。
公神在天壤,万古终不没。
再歌出师表,敛衽三叹息。
有鸟白翯翯,来自东海浔。
虽无文采烂,洁白羽毛新。
飞飞集神州,琅然扬清音。
威凤仪朝阳,和鸣叶韶琴。
日短羽翼单,天阔云雾深。
凤鸟苦不省,鸱鸮将见侵。
四顾羁旅孤,怆恻反哺心。
会当乘便风,复归故山林。
舟行历寒溪,黯黯云物暝。
昔闻铁炉步,今过铁炉顶。
铁炉已无睹,但见山水迥。
林木杳深黑,巨石立鼎鼎。
百里无炊烟,山径人迹屏。
颇闻舟人言,日者屡传警。
潜过崖壑下,仆从面目冷。
畏途真险艰,嘿坐心怲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