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续青城山四咏·其二天仓山威仪观》
《续青城山四咏·其二天仓山威仪观》全文
宋 / 文同   形式: 古风

群峰削琼瑶,老藓抹古绿。

应朝大岷去,簪笏俨相逐。

珠宫秘仙仗,锦笈藏宝箓。

上帝此为仓,其田堪种玉。

(0)
注释
群峰:众多的山峰。
削琼瑶:像削过的美玉。
老藓:古老的苔藓。
古绿:深绿色。
应朝:似乎朝着。
大岷去:大岷河的方向。
簪笏:官员的冠冕笏板。
俨相逐:整齐地跟随。
珠宫:宝石般的洞穴。
秘仙仗:仙人的法杖。
锦笈:华丽的书卷。
宝箓:神秘的经书。
上帝:天帝。
为仓:作为仓库。
堪种玉:适合种植玉石。
翻译
山峰如削过的琼瑶般晶莹,古老的苔藓覆盖着一片翠绿。
它们似乎要向大岷河进发,官员们的冠冕笏板整齐地跟随。
宫殿般的洞穴隐藏着仙人的法杖,华丽的书卷珍藏着神秘的经书。
这里是天帝的粮仓,这里的土地足以种植珍贵的玉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片雄伟壮丽的山峰景象,开篇即以“群峰削琼瑶”、“老藓抹古绿”勾勒出天仓山的宏大与苍翠。"应朝大岷去"一句流露出诗人向往深处探险的意愿,而“簪笏俨相逐”则展现了登山者之间互相追随的景象,透露出一种共同探求的精神。

接下来的“珠宫秘仙仗”、“锦笈藏宝箓”则是对天仓山中神秘宝藏的描绘,这里的“珠宫”与“锦笈”都是富有华美色彩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这片神山奇域的向往和敬畏之情。

最后,“上帝此为仓,其田堪种玉”一句则将天仓山比作天帝的宝库,而“其田堪种玉”更是化用古代传说,将山中的土壤渲染得如同能够生长珍珠般神奇,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赞美和超脱现实的想象。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天仓山的自然景观与神秘气息,同时也折射出了诗人内心的追求和敬畏自然的情怀。

作者介绍
文同

文同
朝代:宋   字:与可   号:笑笑居士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生辰:1018~1079年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
猜你喜欢

颂四宾主·其七

一挥凛凛剑锋寒,函盖乾坤绝自观。

堪笑天龙无可说,示人祇在指头端。

(0)

颂十玄谈·其六转位

剑树刀山喝使摧,十波罗蜜印灵台。

光轮无尽奚边表,不是贪嗔根得来。

(0)

金刚随机无尽颂·其七正信希有分第六

青山无限好,自是人颠倒。

四时勿变迁,不著从人讨。

(0)

三昧诸颂·其一

佛共众生只此心,悟迷不间古同今。

千名万字何交涉,达法圆光许一针。

(0)

钓台

自过羊裘七里滩,寻思欲见故人难。

殷勤借问溪边叟,近日谁来把钓竿。

(0)

萤火

尔质非天赋,唯从腐草生。

细微曾未觉,变化亦难明。

自照光宁远,群飞体更轻。

空教征戍妇,容易动离情。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戴敦元 刘旦 马文升 奚贾 淮上女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