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补衣》
《补衣》全文
清 / 曾习经   形式: 古风

昨日补褾衽,今日补襜裾。

□婢或窃笑,而我非真愚。

念此吴绸衫,十载供曳揄。

短裁适至肝,柔滑诚宜肤。

衣故烦挪难,每浣辄一呼。

捉襟可歌商,蒙袂或滥竽。

去留稍吝情,于道微枝梧。

处贫未为惯,私爱犹区区。

床头百衲衣,旁亦置一壶。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补衣的日常琐事,充满了生活气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衣物的爱护之情,以及在贫困中仍能保持一丝私爱的心态。

首句“昨日补褾衽,今日补襜裾”,简洁明了地勾勒出补衣的日常场景,暗示着生活的艰辛与重复性劳动。接着,“□婢或窃笑,而我非真愚”一句,通过婢女的“窃笑”反衬出补衣者的坚持与认真,虽看似“愚”,实则蕴含着对衣物的珍视和对生活细节的关注。

“念此吴绸衫,十载供曳揄”表达了对旧衣物的深厚情感,一件吴地丝绸制成的上衣,陪伴了十年之久,见证了岁月的流转。接下来,“短裁适至肝,柔滑诚宜肤”赞美了衣物的质地与舒适度,即使经过多次裁剪,依然适合肌肤,体现了对衣物品质的追求。

“衣故烦挪难,每浣辄一呼”描述了衣物修补的不易与频繁清洗后的呼唤,表现了对衣物的精心照料。诗人通过“捉襟可歌商,蒙袂或滥竽”这一比喻,形象地描绘了生活中的尴尬与无奈,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幽默感。

“去留稍吝情,于道微枝梧”表达了在取舍之间的情感纠结,既不舍得丢弃旧物,又难以适应新变,体现了在贫困中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待。最后,“处贫未为惯,私爱犹区区”点明了尽管身处贫困,但对衣物的爱护之情并未减少,这种情感虽小却珍贵。

整首诗以补衣这一日常生活小事为切入点,展现了诗人对衣物的深情厚意,以及在困境中仍能保持乐观与珍惜的心态。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传达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作者介绍

曾习经
朝代:清

曾习经,字刚甫,号蛰庵,揭阳人。光绪庚寅进士。历官度支部右丞。有《蛰庵诗存》。
猜你喜欢

黄莱轩见怀依韵奉谢·其三

离索经时思渺茫,怀人山院苦天长。

古岩过雨云犹滴,老树著花风亦香。

拄杖寻芳偏足句,移杯傍竹不胜凉。

更怜野趣无人共,翡翠时窥清浅塘。

(0)

承卢星野教闻谤毋辩小诗谢教兼申来樵旧约·其四

竹杖芒鞋随所之,风光正是暮春时。

雨中吠犬闻全未,世外呼牛应不迟。

野店流连偏足酒,山花狼藉故饶诗。

穗城更有无言教,三复悠然起我思。

(0)

奉怀素予刘尊师·其一

三十年前此拜师,祇今风景尚依稀。

春霭每随山上下,晚霞时与鹭低飞。

松阴昼永风生袂,桂影秋深香染衣。

兰水潼关龙起后,白云封尽旧柴扉。

(0)

括易送中丞滕少松公祖陟留都·其四

包荒匡泰运,凭河属上公。

蔚文腾变豹,仪羽翊飞龙。

鼎耳资铉壮,王庭羡栋隆。

定知裁辅烈,丰日永当中。

(0)

得同亭杂咏·其二

古岸簇青莎,同亭枕碧波。

野云连树密,春水过田多。

村女坭侵骭,郊童雨满蓑。

不知农作苦,群唱插秧歌。

(0)

新春再和韵杂兴·其八

馀生仍有几,岁月忽虚过。

适意事常错,操心闵既多。

断藤今借剑,坚壁任飞魔。

守一从吾好,绵绵保太和。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段文昌 周煇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