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知天女散花难,束帛戋戋几疋端。
富贵何妨还白屋,繁华亦欲傲苍官。
梁山操里声愁听,湘水图中景喜看。
争似寒炉煨芋者,身心何处不休胖。
也知天女散花难,束帛戋戋几疋端。
富贵何妨还白屋,繁华亦欲傲苍官。
梁山操里声愁听,湘水图中景喜看。
争似寒炉煨芋者,身心何处不休胖。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潜的作品,名为《七八用喜雪韵四首 其三》。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高洁情操和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
"也知天女散花难,束帛戋戋几疋端。"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对于天女散花的艰难与珍贵之感。天女散花在中国文化中往往象征着吉庆和美好的祝愿,而“束帛”则是古代女子的一种发饰,诗人通过这两个意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难以获得的感慨。
"富贵何妨还白屋,繁华亦欲傲苍官。" 这两句则表明诗人对于世俗的财富和地位持有一种超然的态度。即便是拥有了富贵,也不过是在简陋的茅庐中生活;面对繁华的官场,诗人也只是淡然以对。
"梁山操里声愁听,湘水图中景喜看。" 这两句写的是诗人在听闻梁山的笛子声时感到忧愁,而看到描绘湘江风光的画卷时却感到快乐。这里体现了诗人的情感细腻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争似寒炉煨芋者,身心何处不休胖。"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自喻,表达自己如同在寒冷中用火慢慢烤熟芋头一样,无论身心都能找到安适之所,不为外界的纷扰所动。
整首诗通过对比鲜明的意象和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高洁,以及对于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