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临川过永叔植慈竹义木于庭乃榜其堂曰慈义索余诗》
《临川过永叔植慈竹义木于庭乃榜其堂曰慈义索余诗》全文
宋 / 魏了翁   形式: 古风

冬笋与霜堇,孝可使之生。

老槐与枯荆,义可使之荣。

芸芸天壤閒,何物非吾诚。

根心贯芽蘖,影响于形声。

过君资孝友,早识真重轻。

一时东南彦,意气何相倾。

虚几隐天籁,深居观物情。

慈竹吾父子,义木吾弟兄。

夜檐月送影,昼户烟输晴。

与我一般意,乃作堂堂名。竹根头??,下覆复上承。

木以同本故,叶叶皆相亲。

承覆匪强合,相亲谁使令。

兹有靡不有,斧斤日丁丁。

愿言厚封植,岁晚长青青。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了翁所作,题为《临川过永叔植慈竹义木于庭乃榜其堂曰慈义索余诗》。诗中,诗人通过对冬笋、霜堇、老槐、枯荆等自然景物的描绘,寓言出孝道和义行的力量,认为天地万物皆有其真诚的本质。诗人赞美了主人以孝友之心种植慈竹和义木,体现了对亲情和友情的重视。他观察到竹根深深扎根,木叶紧密相依,象征着家族的团结和互助。

诗中提到“一时东南彦,意气何相倾”,反映出当时士人之间的才情较量和互相欣赏。诗人还描绘了夜晚月光洒在竹影上,白天炊烟袅袅的田园生活,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最后,诗人希望这些竹木能够得到良好的保护,年年常青,寓意着家族的长久和繁荣。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既赞美了慈竹义木的精神内涵,也寄托了诗人对人际关系和家族伦理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魏了翁

魏了翁
朝代:宋   字:华父   号:鹤山   籍贯:邛州蒲江(今属四川)   生辰:1178年—1237年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
猜你喜欢

上蔡太师生辰诗四首·其四

天遣飞仙下九州,儗伦慎勿汉唐求。

他年吕望应黄发,今日周公尚黑头。

夹辅元勋归玉铉,太平馀事入银钩。

庆河一派莆阳水,长绕壶山滚滚流。

(0)

次韵张子文中秋夜月

平湖下明月,湛如奁湿银。

遥怜钟陵客,卧看繁台云。

我欲故山去,向来车已巾。

淹留属中秋,顾愁愁单身。

停杯问青天,谁驾此玉轮。

分光到蓬屋,殷勤月夫人。

张郎嗜读书,佔毕闻比邻。

胡为叹今夕,长歌击匏尊。

似君岂终穷,努力逢休辰。

他年和此唱,寄我东南垠。

(0)

世谓七夕后雨为洗车雨又七夕后鹊顶毛落俗谓架桥致然戏作二绝·其二

上界鸾骖凤驾多,不消野翮强填河。

可怜无数颠毛落,只得云軿一再过。

(0)

为超然道人作云卧庵·其二

一溪清驶到天宫,上有千株偃盖松。

未肯分流下山去,为君纯浸紫霄峰。

(0)

曾大父有诗云三春拂榻花黏袖午夜淘丹月在池舍弟子飞归蜀与语及此因取为韵·其八

一棹送君归,酒醒秋江午。

正是莼鲈时,思君在何许。

(0)

送俞仲宽赴宿倅

年少场中晚节寒,去年挥手下天关。

何人肯蹋风波路,自古难言骨肉间。

十里即应归汉阙,一帆从此别淮山。

舣舟如得僧伽印,未用将身付等闲。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张泌 左思 毕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