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界鸾骖凤驾多,不消野翮强填河。
可怜无数颠毛落,只得云軿一再过。
上界鸾骖凤驾多,不消野翮强填河。
可怜无数颠毛落,只得云軿一再过。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驹所作的《世谓七夕后雨为洗车雨又七夕后鹊顶毛落俗谓架桥致然戏作二绝》中的第二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比喻,描绘了七夕节后雨后的景象以及与之相关的神话传说。
首句“上界鸾骖凤驾多”,以“鸾”、“凤”象征高洁、神圣的事物,暗示天上世界的繁华与美好。接着,“不消野翮强填河”一句,通过对比天上与人间,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思考。这里的“野翮”指的是鸟儿的翅膀,而“填河”则源自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意指跨越银河相会。诗人用“不消”二字,巧妙地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认为无需人为干预,自然界的秩序自有其运行法则。
接下来,“可怜无数颠毛落”一句,将自然界的雨滴比作“颠毛”,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雨后地面湿润、草木滋润的景象。而“只得云軿一再过”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景象,仿佛是云车在雨后再次经过,带来了清新的空气和生机勃勃的氛围。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美好瞬间的感悟和赞美,同时也蕴含着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批鳞幸不碎龙堂,严谴朝承暮一方。
九江雨逗波空绿,瘦尽春芳夜度霜。
霜蹄馺?平原上,玉星点铁光无恙。
妖蟆子夜蚀金精,伐鼓江神铺赤浪。
雁声雍雍满秋水,秋风冷射兰英褫。
大壑枯蛟缚冻冰,空有肥声压不起。
匡庐峰高君且留,子巂啼烟生旅愁。
寒深山鬼吊幽廌,白日昏凄石镜流。
谁讯天荒坐寥寂,淋漓醉入樱花色。
月生凉影起清歌,平看流云眼中碧。
二曜迭来往,四序互推迁。
川流山则峙,兽走禽斯鶱。
浮者由其窾,转者因其圆。
凫胫短自可,鹤胫长亦妍。
悠悠列万象,连合归自然。
若人和天倪,白发垂满肩。
行藏践实地,穷达信苍天。
扶犁或耕垄,抱瓮还灌园。
宁知秋叶落,不问春华妍。
床头酿曲糵,架上堆简编。
兴来呼酒饮,醉后枕书眠。
既不慕富贵,亦不求神仙。
自然以自寓,高识斯称贤。
我亦忘机者,为续逍遥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