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窗通万山,石楼临绝谷。
其北为翠碣,石叟所小筑。
石叟有砚山,朝朝写蛾绿。
何须千峰秀,只此一奉足。
五马扺高州,旁午逢寒玉。
嫣然一笑粲,会逢我所欲。
陆郎郁林船,多载不为黩。
又况叟不多,三五孤峰矗。
遂成小洞天,微云淡枯木。
仰看大者宫,俛临独者蜀。
班班高丽盆,凝乳堪果腹。
石存即叟存,下拜不嫌数。
石窗通万山,石楼临绝谷。
其北为翠碣,石叟所小筑。
石叟有砚山,朝朝写蛾绿。
何须千峰秀,只此一奉足。
五马扺高州,旁午逢寒玉。
嫣然一笑粲,会逢我所欲。
陆郎郁林船,多载不为黩。
又况叟不多,三五孤峰矗。
遂成小洞天,微云淡枯木。
仰看大者宫,俛临独者蜀。
班班高丽盆,凝乳堪果腹。
石存即叟存,下拜不嫌数。
这首诗描绘了石叟居所的壮丽景色与静谧氛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石窗、石楼、翠碣、砚山等自然景观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石窗通万山,石楼临绝谷”,开篇即以雄伟的景象吸引读者,石窗连接着千山万壑,石楼矗立于深谷之上,展现出居所的地理位置之险峻与壮观。
“其北为翠碣,石叟所小筑”,接着描述了居所的建筑特色,翠色的山石与石叟的小筑相映成趣,透露出主人的品味与情趣。
“石叟有砚山,朝朝写蛾绿”,进一步描绘了砚山的美丽,每天清晨,石叟都在这里挥毫泼墨,留下绿意盎然的画面,表现了他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
“何须千峰秀,只此一奉足”,诗人赞叹,无需遍览千山之秀,这一处便足以令人陶醉,表达了对眼前景致的高度赞赏。
“五马扺高州,旁午逢寒玉”,通过想象中的场景,展现了居所周边环境的清冷与高雅,仿佛置身于一片冰雪世界之中。
“嫣然一笑粲,会逢我所欲”,诗人想象与石叟相遇时的喜悦,以及对彼此志趣相投的感慨。
“陆郎郁林船,多载不为黩”,通过陆郎乘坐郁林船的故事,进一步渲染了居所的神秘与独特,同时也暗示了石叟与外界的联系与交流。
“又况叟不多,三五孤峰矗”,强调石叟居所周围虽有几座孤峰,但并不显得孤独,反而增添了其独特的魅力。
“遂成小洞天,微云淡枯木”,最后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微云轻拂,枯木静立,构成了一种隐逸的仙境感。
整首诗通过对石叟居所及其周围环境的生动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调冰弄雪,想花神清梦,徘徊南土。
一夏天香收不起,付与蕊仙无语。
秀入精神,凉生肌骨,销尽人间暑。
称轩悉绝,惜花还胜儿女。
长记歌酒阑珊,开时向晚,笑浥金茎露。
月浸栏干天似水,谁伴秋娘窗户。
困殢云鬟,醉欹风帽,总是牵情处。
返魂何在,玉川风味如许。
谁似花翁,长年湖海,蹇驴弊裘。
想江尘醉帽,青楼歌扇,挥金谈笑,惜玉风流。
吴下阿蒙,江南老贺,肯为良田二顷谋。
人间世,算到头一梦,蝼蚁王侯。
悠悠。
吾道何求。
况白首相逢说旧游。
记疏风淡月,寒灯古寺,平章诗境,分付糟丘。
聚散抟沙,炎凉转烛,归去来兮万事休。
无何有,问从前那个,骑鹤扬州。
干鹊收声,湿萤度影,庭院深香。
步月移阴,梳云约翠,人在回廊。
醺醺宿酒残妆。
待付与、温柔醉乡。
却扇藏娇,牵衣索笑,今夜差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