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意攴郎画,分明是米家。
乱云浮杂树,远渡卧枯槎。
白屋孤舟迥,丹崖一径斜。
何时共渔叟,洞口访桃花。
得意攴郎画,分明是米家。
乱云浮杂树,远渡卧枯槎。
白屋孤舟迥,丹崖一径斜。
何时共渔叟,洞口访桃花。
这首诗通过对一幅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向往。诗中以“得意攴郎画,分明是米家”开篇,巧妙地将画作与宋代著名画家米芾的作品相联系,表达了对画中意境的高度赞赏。接下来,“乱云浮杂树,远渡卧枯槎”两句,通过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云雾缭绕、树木繁茂的山林景象,以及远处船只在云雾中航行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悠远而神秘的氛围。
“白屋孤舟迥,丹崖一径斜”则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层次感,白屋与孤舟形成鲜明对比,丹崖与斜径则增添了画面的色彩与动态感,使整个场景更加生动立体。最后,“何时共渔叟,洞口访桃花”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希望未来能与渔翁一同探访桃花源,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幅画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寄托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和向往,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借物抒情、寓情于景的艺术手法。
理棹辞京都,之官越闽岭。
樵峰渺何许,川涂邈脩迥。
霜雪岁暮繁,朔风吹云冷。
严程既难滞,别思当自领。
清波漾寒色,孤帆明夕景。
已过落星湾,远望杉关境。
横经守清秩,郡教知独秉。
遐想诸生徒,三席待开省。
山莫画,泰山松,松树已受秦皇封。
水莫画,黄河潦,河流已非夏后道。
但作清溪竹树湾,添我垂钓于其间。
吁嗟乎男儿少壮随朝彦,岂料中年桑海变。
枉想丹青麟阁中,他人为我开生面。
顾生顾生尔莫嗔,传神似尔画逼真,如何貌此寻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