蚤朝鸡唱曙钟寒,双阙浮云傍鹖冠。
时逼暮春犹雨雪,人逢初度又长安。
头颅渐老行藏拙,面目堪憎岁月阑。
戏綵袛悬游子梦,青青滏水问檀栾。
蚤朝鸡唱曙钟寒,双阙浮云傍鹖冠。
时逼暮春犹雨雪,人逢初度又长安。
头颅渐老行藏拙,面目堪憎岁月阑。
戏綵袛悬游子梦,青青滏水问檀栾。
这首明代诗人申佳允的《初度》描绘了一幅清晨景象,通过细节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首句“蚤朝鸡唱曙钟寒”以鸡鸣和寒冷的曙钟开启一天,透露出早春时节的清冷。"双阙浮云傍鹖冠"借皇宫的双阙与鹖冠(古代官员的帽子)映衬出诗人的孤独和飘泊之感。
接下来,“时逼暮春犹雨雪”写出了春天将尽却仍有雨雪,寓意诗人生活中的困境和不顺。“人逢初度又长安”中的“初度”指生日,而“长安”则代指京城,暗含诗人身处异乡,生日之际更添思乡之情。
“头颅渐老行藏拙”表达了诗人对年华老去的感慨,以及对自己人生道路选择的反思。“面目堪憎岁月阑”进一步渲染了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衰老容颜的自嘲。
最后两句“戏綵袛悬游子梦,青青滏水问檀栾”以梦境中的彩绘和现实中滏水的青翠,寄托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以及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变迁的复杂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