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一横亭·其一》
《一横亭·其一》全文
明 / 罗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一篷烟雨待君来,凭席风涛日几回。

尼父已虚浮海梦,傅岩初用济川材。

一亭真意留芳草,两岸春光付野梅。

老子羊裘方卧稳,棹歌休傍钓鱼台。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诗人以“一篷烟雨待君来”开篇,巧妙地将读者引入一个朦胧而又充满期待的境界,仿佛在烟雨中等待着远方的客人,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

接下来,“凭席风涛日几回”,诗人通过“几回”二字,不仅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主人公对自然景观的反复品味和思考,表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沉醉。

“尼父已虚浮海梦,傅岩初用济川材。”这里运用了典故,尼父(孔子)的“浮海梦”象征着追求理想与真理的旅程,而“傅岩初用济川材”则比喻初次施展才华,帮助渡过难关。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追求理想与实现抱负的感慨,同时也暗含了对自己人生道路的思考。

“一亭真意留芳草,两岸春光付野梅。”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亭子中的“真意”与周围的自然景物相映成趣,芳草与野梅的生机勃勃,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寓意着诗人内心世界的纯净与美好。

最后,“老子羊裘方卧稳,棹歌休傍钓鱼台。”引用了庄子的故事,老子穿着羊裘衣,安详地躺在船上,象征着超脱世俗的智慧与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诗人在此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提醒读者,不要过于执着于功名利禄,应学会在自然中寻找心灵的平静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历史典故的巧妙运用,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然美和内心世界纯净的追求。

作者介绍

罗伦
朝代:明

(1431—1478)明江西永丰人,字应魁,改字彝正,学者称一峰先生。家贫好学,成化二年进士第一。授翰林院修撰。抗疏论李贤起复,落职,谪泉州市舶司提举。次年复官,改南京,居二年,以疾辞归。隐于金牛山,专研经学,开门教授,从学者甚众。嘉靖初追赠左春坊谕德,谥文毅。能诗,有《一峰集》。
猜你喜欢

巴州薛刺史歌

日出而耕,日入而归。吏不到门,夜不掩扉。

有孩有童,愿以名垂。何以字之,薛孙薛儿。

(0)

葬书语·其二

安龙头,枕龙角。不三年,自消铄。安龙头,枕龙耳。

不三年,万乘至。

(0)

大明寺壁语

一人堂堂,二曜同光。泉深尺一,点去冰傍。

二人相连,不欠一边。

三梁四柱烈火然,除却双勾两日全。

(0)

郊庙歌辞.周郊祀乐章.福顺乐

上天垂景贶,哲后举鸾觞。

明德今方祚,邦家万世昌。

(0)

相和歌辞·其二关山曲

火发龙山北,中宵易左贤。

勒兵临汉水,惊雁散胡天。

木落防河急,军孤受敌偏。

犹闻汉皇怒,按剑待开边。

(0)

子从军

男作乡中丁,女作乡男妇。

南村与北里,日日见父母。

岂似从军儿,一去便白首。

何当铸剑戟,尽得丁男力。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