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子从军》
《子从军》全文
唐 / 于濆   形式: 古风

男作乡中丁,女作乡男妇。

南村与北里,日日见父母。

岂似从军儿,一去便白首。

何当铸剑戟,尽得丁男力。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óngjūn
táng / pēn

nánzuòxiāngzhōngdīngzuòxiāngnán
náncūnběijiàn

cóngjūnér便biànbáishǒu
dāngzhùjiànjìndīngnán

翻译
男子成为乡村壮丁,女子成为乡村壮丁的妻子。
无论南方村落还是北方里巷,每日都能见到自己的父母。
怎能像那些参军远行的人,一旦离开家头发就变白了。
何时才能停止铸造兵器,让所有的壮年男子都能致力于和平生活。
注释
男:指成年男子。
乡中丁:乡村中的壮年男子,指达到服劳役或兵役年龄的男子。
女:指成年女子。
乡男妇:乡村壮年男子的妻子。
南村:南方的村庄。
北里:北方的里巷,泛指家乡。
日日:每天。
父母:父亲和母亲。
岂似:怎么像。
从军儿:参军的年轻人。
一去:一旦离开。
白首:头发变白,比喻年老或时间久远。
何当:何时才能。
铸:铸造。
剑戟:泛指武器,剑为双刃长兵器,戟为兼有刺击、勾啄功能的兵器。
尽得:全部得到,充分利用。
丁男力:壮年男子的劳动力。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对家庭思念和渴望平凡生活的诗歌。开头两句“男作乡中丁,女作乡男妇”描绘了一幅普通百姓安居乐业的画面,通过“南村与北里,日日见父母”表达了对家庭温暖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这种平淡的场景,与军旅生活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战争生活的不适和对亲情的渴望。

中间两句“岂似从军儿,一去便白首”抒写了战士离家出征后,长时间无法见到父母,即使年轻时出发,转眼间就白发满头,这种强烈的情感对比,使得平凡的乡里生活显得格外珍贵。

结尾两句“何当铸剑戟,尽得丁男力”则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将自己的力量贡献给国家,但同时也渴望能够结束战争,回到普通百姓的平静生活中去。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复,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于家庭、和平生活的深切怀念,以及对战争的厌倦情绪。

作者介绍
于濆

于濆
朝代:唐   字:子漪   生辰:约876年前后

于濆,字子漪,自号逸诗,晚唐诗人,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僖宗乾符初(约876年前后)在世。咸通二年(861年)举进士及第,仕终泗州判官。濆患当时诗人拘束声律而入轻浮,故作古风三十篇,以矫弊俗,自号逸诗,有《于濆诗集》、《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猜你喜欢

中秋后一日天色晴霁对月怀归并寄家澹园弟

明月何皎皎,喜见天色晴。

此夕是何夕,良辰难合并。

客心久若懑,散步花阶茕。

悠悠三处心,共此千里明。

明月知别苦,流辉分外清。

迁延古柳下,四壁秋虫声。

(0)

江上

江上疏林返照浓,携锄野老尚雍容。

一家骨肉罾兵气,千里关河警夕烽。

此日戈鋋同草窃,当年带砺愧桐封。

高皇原庙谁呼吁,回首钟山翠万重。

(0)

题道院壁次韵

老树柴门下,萧然度此生。

荔墙双蝶过,茅舍一鸠鸣。

扶梦绳床软,安心木榻平。

山花自开落,风月久忘情。

(0)

读潮州韩文公庙碑

有唐人物谁第一,昌黎起衰推椽笔。

潮阳风俗久未淳,韩公造士尊经术。

字严斧銊走豚鱼,舌起风雷辟老佛。

生前迁谪同飘蓬,死后声名重金璧。

堂堂坡老振雄词,千言一扫传伟烈。

诗追李杜犹等闲,绪寻邹鲁称入室。

推崇真觉无愧词,人文高揭如日月。

丰碑赑屃古庙空,犹见光焰腾奎壁。

唐陵宋社等劫灰,维公片石难磨灭。

整襟朗诵日百回,应为懦夫祛痼疾。

(0)

咏西高山古鼋

曲突相传历宋元,紫苔封固尚依然。

倩僧炊得一盂饭,人说因缘五百年。

(0)

涵雅斋

芸香四座芬,睡鸭不须焚。

茹古常研秘,涵今永佩文。

藻思惟乙乙,阔论敢云云。

溯忆昔年志,河间喜不群。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