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林如染缀溪容,几处幽居倚碧峰。
不是两翁情话久,白云深杳未能逢。
春林如染缀溪容,几处幽居倚碧峰。
不是两翁情话久,白云深杳未能逢。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春日山水画卷。首句“春林如染缀溪容”,以“如染”形容春林的色彩丰富,如同被染料浸透一般,生动地展现了春天森林的生机勃勃与色彩斑斓。接着,“缀溪容”则将这幅画面置于流动的溪水之上,使整个场景更加生动活泼,仿佛能听到流水潺潺的声音。
“几处幽居倚碧峰”一句,进一步渲染了画面的静谧与幽美,几座隐于绿意中的小屋依偎在青翠的山峰旁,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超凡脱俗的意境。这种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体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后两句“不是两翁情话久,白云深杳未能逢”,则通过一种假设的情境,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真正知音难遇的感慨。这里,“两翁”可能象征着两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的长久交谈似乎被远处的白云所隔断,无法相遇。这一细节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也引发了读者对于友情、隐逸生活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精妙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具视觉美感又富含哲理意味的春日山水世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理想生活的美好憧憬。
朝游翔凤池,暮直中书省。
无由见颜色,况乃当畏景。
退朝八月朔,因得修造请。
高闳一何新,未归闾巷静。
版刺留姓名,不遑伫轩屏。
驱马返我庐,道逢驺从整。
敛辔莫敢行,顾望立俄顷。
还家稚子言,有车来炳炳。
传是紫微人,将回犹引领。
如何互相乖,徒自想形影。
更待秋风高,缓步时往省。
湖边草树多,蠹叶已少色。
唯菊不畏霜,淡艳如有德。
自与兰并生,非因人所植。
爱贵曾未厌,秋日短苦逼。
朋好各相望,采持空叹息。
临杯不能饮,对案不能食。
借问君何忧,节物感人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