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妻唱舜歌,小妻鼓湘瑟。
狂夫游冶归,端坐仍作色。
不读关雎篇,安知后妃德。
大妻唱舜歌,小妻鼓湘瑟。
狂夫游冶归,端坐仍作色。
不读关雎篇,安知后妃德。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代家庭生活的温馨画面,通过对比和细节刻画展现了古人对于德行和文化修养的重视。开篇两句“大妻唱舜歌,小妻鼓湘瑟”表明家中的女性成员在进行音乐活动,大妻可能是在吟唱古代圣君尧舜的赞歌,而小妻则在演奏一种叫做湘瑟的乐器,这些都是古代文化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体现了古人对于教育和修养的重视。
第三句“狂夫游冶归”中的“狂夫”可能指的是诗中的主人公,他在外游历归来,可能是因为对世俗的不满或者追求精神上的自由。随后的“端坐仍作色”则表明尽管他有着狂放不羁的一面,但回家后依旧能保持端正的坐姿和严肃的表情,这或许反映了古人对于外在行为与内心修养之间微妙平衡的追求。
最后两句“不读关雎篇,安知后妃德”则是对《诗经·关雎》这首歌颂后妃德行的诗篇提出质疑,如果连这种基础的文化知识都不了解,又怎能评判后宫女性的德性呢?这是对于传统文化修养的强调,同时也反映了古人对于道德和文化的严肃态度。
整首诗通过家庭生活的场景,展示了古代对文化教育、个人品行以及道德评价的重视。
卫源留兼旬,驱车即云迈。
迟我一日行,觏止乃大快。
移镫视须眉,耿耿照孤介。
侠分燕赵风,学疏濂洛派。
嘉遁获安贞,长筮得天山卦。
追溯万历年,亲历几兴坏。
屈指数难尽,披发见何怪。
所著宜名山,流传深足戒。
梗概绍刘杨,浮名鄙草芥。
静观去矜心,庞公床下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