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人日杂感·其一》
《人日杂感·其一》全文
清 / 许南英   形式: 七言律诗

淑气晴光脉脉舒,先春二日到吾庐。

世多危局时方亟,客有新诗兴不孤。

南徼经年萦旅梦,东洋万里得儿书!

小楼兀坐招新月,斜影当窗众籁虚。

(0)
鉴赏

这首诗《人日杂感(其一)》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许南英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与对家人的思念之情,同时表达了在困境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

首句“淑气晴光脉脉舒”,描绘了一幅春光明媚、和煦温暖的画面,暗示着春天的到来和生机的复苏。接着,“先春二日到吾庐”点明了时间,即在春天来临之前,诗人就已经感受到了春的气息,仿佛春天提前来到了他的住所。

“世多危局时方亟”一句,直接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局势紧迫,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担忧和关注。紧接着,“客有新诗兴不孤”则转而表达出在这样的背景下,还有朋友的新诗为他带来了一丝慰藉和精神上的支持,使得他在孤独中不再孤单。

“南徼经年萦旅梦”,诗人通过“南徼”这一地理概念,表达了自己长期在外漂泊,心中常怀对远方的思念。“东洋万里得儿书!”则进一步强调了对家人的深切思念,尤其是从遥远的东方传来儿子的书信,让诗人倍感温馨与安慰。

最后,“小楼兀坐招新月,斜影当窗众籁虚”描绘了诗人独自坐在小楼中,等待新月升起的情景。月光斜照,窗户前一片寂静,只有微弱的声音回荡在四周,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这不仅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沉思,也象征着他渴望在宁静中找到心灵的寄托和安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面对复杂社会环境和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与感悟,既有对现实的忧虑,也有对亲情的怀念,以及在困境中寻求内心平静的渴望。

作者介绍
许南英

许南英
朝代:清

现代著名作家许地山的父亲许南英,是台湾近代著名的爱国诗人。他是台湾安平人,号蕴白,别号“窥园主人”和“留发头陀”。台湾安平,也就是今天的台南市。许南英作为台湾历史上第二十五位进士,他的一生浓缩了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种种际遇。他遭遇国土沦丧之痛,切身体会清朝官场的腐朽,也亲身经历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 他的命运与时代紧紧相连,手中的笔也时时捕捉时代的脉搏。他留下的诗集《窥园留草》记录了时代的方方面面。
猜你喜欢

颂张焕堂司马德政二首·其二

榆社归来叹二毛,太平幸得好官曹。

甘棠树下新祠宇,细柳门前旧节旄。

酌水自盟心不扰,销兵能使俗无嚣。

磺溪今日逢龚遂,赖有循良竞卖刀。

(0)

仿元人东阳十咏·其五旧剑

依旧龙光射斗牛,鹈膏零落几经秋。

难于死后交情见,说到微时下诏求。

当酒莫教谈世事,替人曾记了恩仇?

十年敝匣摩沙遍,鼙鼓西风伴故侯。

(0)

闻雷

二十四气候,循环为天时。

化工原有准,翕辟本无私;

如何未启蛰,雷电乃并施?

彼苍诚太急,此事谁主持?

将毋切仁爱,庶类待蕃滋;

鼓之使及早,欲长其生机?

我闻田叟叹,谓此总未宜。

阴多晴必少,符合若龟蓍。

可徵天地大,人犹或憾之。

与其泄而速,不若秘而迟。

遵养以应节,位育有纲维。

我欲问诸天,苍苍高不知。

(0)

寄寿舍亲何东麓先生七十华诞歌

接龙桥畔相江澳,江迎路转幽人屋。

屋边百万青琅玕,潭水潇潇九月寒。

别业流杯近东麓,曳裾王门归濯足。

晚年得子子能书,万事已足况其馀。

闻说古希开寿筵,因风寄赋南山篇。

(0)

次韵和夏桂洲癸巳孟春斋居之作

初春夜气着人寒,坐点更筹夜未阑。

面壁东垣如梵寺,窥人西月过长安。

幸逢圣世寅三礼,尚想虞廷命九官。

赖有公馀大宗伯,诗筒排日下吟坛。

(0)

奉诏西苑陪祀谷祇坛舟渡西太液而归因览诸胜次韵张亭溪学士二首·其一

皇风吾爱似春初,身际羲农教植馀。

凤辇声回闻碧落,谷坛香散满衣裾。

卷阿流韵今谁续,瀛海烟波古自如。

太一前头有平路,五云深处帝皇居。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