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拟古五首·其二》
《拟古五首·其二》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高台垂钓竿,不过一渔翁。

三径连东篱,略与寒士同。

何独严与陶,百代流清风。

文叔本侥倖,寄奴非英雄。

我评夷与齐,大胜营丘公。

(0)
翻译
高高的台上垂挂着钓鱼竿,只有一个渔翁在那里。
他的小路连接着东边的篱笆,大致和贫寒的读书人相似。
为何只有严子陵和陶渊明能如此超脱,他们的高尚品格流传百世。
文叔本就运气好,而寄奴并不是真正的英雄。
我评价夷齐二人的行为,远超过那些只知经营权势的人。
注释
高台:高高的平台。
垂钓:垂钓活动。
竿:钓鱼竿。
渔翁:老渔夫。
三径:隐士的小路。
东篱:东边的篱笆。
寒士:贫穷的读书人。
严与陶:严子陵和陶渊明。
清风:高尚的品格。
文叔:指刘秀(汉光武帝),文叔是他的字。
倖:幸运。
寄奴:南朝宋开国皇帝刘裕,字寄奴。
夷与齐:指伯夷和叔齐,古代的两位隐士。
大胜:远远超过。
营丘公:可能指的是权臣或功臣,但具体人物未详。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时期诗人方回的作品,名为《拟古五首(其二)》。从内容来看,诗人通过描绘一位隐者高台垂钓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对于士大夫阶层中那些追求功名利禄、不愿意隐逸生活的批评态度。

“高台垂钓竿,不过一渔翁。” 这两句开篇就描绘出一位隐者悠然自得地在高台上垂钓的情景,给人一种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感觉。"不过"暗示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赞赏。

“三径连东篱,略与寒士同。” 隐者的居所和普通贫寒士人的住处相似,但隐者的心境却不同于常人。这里“略与”表明虽然物质条件相同,但精神世界却有着本质的差异。

“何独严与陶,百代流清风。” 这里提到的“严与陶”指的是东晋时期的隐逸诗人严武、陶渊明。他们的人生态度和文学成就影响了后世,使得“清风”长存。这两位都是中国历史上极具代表性的人物,他们的生活理念和文学作品至今仍受到推崇。

“文叔本侥倖,寄奴非英雄。” “文叔”指的是西汉时期的文学家司马相如,他曾经隐居生活,但后来又被召回朝廷。这里强调的是,即便是才华横溢的人物,也有选择隐逸、不愿涉足功名利禄的心态,而这种选择并不代表他们没有英雄气概。

“我评夷与齐,大胜营丘公。” “我评”表明诗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夷与齐”一般指的是古代的贤臣或有道之士,他们在政治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最后一句“大胜营丘公”则是对隐逸生活的一种赞美,暗示这种平和、淡泊的心态在某种意义上甚至超过了功业显赫的政治家。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写隐者之风,表达了诗人对于士大夫阶层中那些追求名利的人生态度的批评,同时又对隐逸生活中的高洁情操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为朱文公作

千亩寒林一树梅,自妍自笑已堪哀。

今朝更被风吹却,拟遣春从底处回。

(0)

转轮八花诗·其一

昊芒布政,律吕旋阳。草衰化绿,木瘁回苍。

老惊岁换,少喜年芳。

(0)

内机知府郎官再和示教清拔遒美手不能置用韵以答嘉贶愧不足以当琼瑶之报也·其三

长怜杞菊老天随,未必无才可济时。

盖代功成一炊黍,清名过取恐非宜。

(0)

寿施徽州·其五

铜人五百年,大椿八千岁。

寓言了无实,木石何足贵。

公身有仙骨,坐阅此尘世。

汗漫真可期,高揖浮丘袂。

(0)

次酬曾守分绣阁

城隅乔木可怡颜,小阁初成尺五閒。

好客飞觞同啸傲,新诗衔袖莫追攀。

片时凉雨洗疏竹,向晚轻云留远山。

坐想清香凝燕寝,也思一笑十眉弯。

(0)

归路致语口号

油幢红旆届通衢,共听歌诗我不诬。

弭盗初无沈命法,应时谁用辟兵符。

翻然奋袖回罗绮,观者骈肩足裤襦。

早晚天书颁瑞锦,好书乐石遗番禺。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