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袍为佛者,学术以儒兼。
迹慕山林逸,心从典籍潜。
白云中寄趣,浮世外安恬。
遐想观书室,焚香正下帘。
方袍为佛者,学术以儒兼。
迹慕山林逸,心从典籍潜。
白云中寄趣,浮世外安恬。
遐想观书室,焚香正下帘。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身着僧袍却兼修儒学的僧人形象,他向往山林隐逸的生活,内心深藏于经典文献之中。诗人通过“白云”和“浮世外”表达了对超脱尘俗、宁静淡泊境界的向往。最后一句“遐想观书室,焚香正下帘”则展现出一幅静谧的读书画面,书香与禅意交织,营造出一种清雅的修行氛围。整首诗体现了作者对希用师那种既修佛又研儒的独特人格的敬仰和共鸣。
自钟期死后碎瑶琴,古调向人难。
正张华石上,苏公泉侧,泪血斑斓。
打叠移宫换羽,袖手且盘桓。
谁在东江市,霹雳重弹。
最苦长门秋怨,可为予改操,白雪幽兰。
奈无端五岳,膈上心间闻。
但从来、读骚饮酒,问傍人、此意不相关。
祇博得万山俱响,风急云翻。
二月才遇半。早庭前、老梅舒绿,落英零乱。
取次玉兰应渐放,昨岁君家曾见。
又今日、隔城来唤。
一片花光檐际白,似天池、万朵莲初绽。
直开上,凌霄干。主人倚树还三叹。
叹今宵、有花无月,□□□□。
少顷碧空飞玉兔,倍映琼花光烂。
真快意、倾杯无算。
更嘱他时频贳酒,待阑开、芍药还来看。
只可惜、年光换。
夜宿华严堂,晨探吕公洞。
悬梯喷飞雪,流泉伏螮蝀。
星流坠幽壑,俯视势若动。
僧房云作关,禅宇石为栋。
雷轰苍崖裂,雾压翠峦重。
老衲炊黄梁,停午具清供。
毋疑邯郸生,至人久无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