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条金缕弄轻柔,织雨笼烟不自由。
皎似王恭初月下,宛如张绪旧风流。
眠腰只益闺中恨,窥眼长牵陌上愁。
元是白公堤畔种,可能无梦到杭州。
万条金缕弄轻柔,织雨笼烟不自由。
皎似王恭初月下,宛如张绪旧风流。
眠腰只益闺中恨,窥眼长牵陌上愁。
元是白公堤畔种,可能无梦到杭州。
此诗描绘了西湖边柳树的美丽与哀愁。首句“万条金缕弄轻柔”,以“万条”形容柳枝之多,“金缕”比喻柳叶之细嫩,整个画面呈现出一种轻盈而富有生机的景象。次句“织雨笼烟不自由”,运用拟人手法,将柳树比作织女,被雨雾所笼罩,无法自由舒展,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接着,“皎似王恭初月下,宛如张绪旧风流”,通过对比,将柳树之美与历史人物相联系,既赞美了柳树的清雅脱俗,又暗示了其与古代文人雅士的风流韵事相呼应,增添了诗意和文化内涵。
“眠腰只益闺中恨,窥眼长牵陌上愁”,进一步深化了柳树的形象,将其与女性的情感相联系,表达了对美好事物难以触及的遗憾和思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柳树在人们心中的特殊地位和情感寄托。
最后,“元是白公堤畔种,可能无梦到杭州”,以“白公堤”点明地点,暗含对柳树生长环境的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对柳树未来命运的担忧,是否能继续在杭州这片土地上生长,成为了一种未解之谜,增加了诗歌的留白和想象空间。
整首诗通过对西湖柳树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更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文化意蕴,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之间微妙关系的深刻洞察。
公署席未暖,求去何嗷嗷。
济河先焚舟,预卖冠与袍。
我不更劝子,知子意殊牢。
昨者见章疏,陈情欲长号。
谓臣心腹间,有疾刺如刀。
自宜针石恶,不任簿书劳。
蒙恩赐封典,父母喜俱叨。
雨露不知感,臣岂如蓬蒿。
壮年可驱策,正合从时髦。
臣实自知愧,奈缘病相遭。
当道奖恬退,幸尔遇山涛。
九重遂俯从,孰谓天居高。
郎官信美秩,视之等秋毫。
未论子所能,此足称贤豪。
纷纷投牒者,群然赴仪曹。
其间或衰迈,虚名尚贪饕。
如子真难得,识者争嘉褒。
而我复增愧,头颅已霜毛。
归心觉愈急,如索更加绹。
子归免羁绊,槛兽初奔逃。
卬首不回顾,跳舞向林皋。
岁暮多冰雪,长河阻轻舠。
河神不世情,助子水滔滔。
旧宅傍吴市,门前是南濠。
性不耐居处,志惟嗜游遨。
南指天目山,誓将友猿猱。
归来必自得,有乐斯陶陶。
发泄胸中奇,文场战当鏖。
多事反自今,笔墨肯停操。
已忘虞卿愁,且著屈子骚。
《送杨君谦致仕》【明·吴宽】公署席未暖,求去何嗷嗷。济河先焚舟,预卖冠与袍。我不更劝子,知子意殊牢。昨者见章疏,陈情欲长号。谓臣心腹间,有疾刺如刀。自宜针石恶,不任簿书劳。蒙恩赐封典,父母喜俱叨。雨露不知感,臣岂如蓬蒿。壮年可驱策,正合从时髦。臣实自知愧,奈缘病相遭。当道奖恬退,幸尔遇山涛。九重遂俯从,孰谓天居高。郎官信美秩,视之等秋毫。未论子所能,此足称贤豪。纷纷投牒者,群然赴仪曹。其间或衰迈,虚名尚贪饕。如子真难得,识者争嘉褒。而我复增愧,头颅已霜毛。归心觉愈急,如索更加绹。子归免羁绊,槛兽初奔逃。卬首不回顾,跳舞向林皋。岁暮多冰雪,长河阻轻舠。河神不世情,助子水滔滔。旧宅傍吴市,门前是南濠。性不耐居处,志惟嗜游遨。南指天目山,誓将友猿猱。归来必自得,有乐斯陶陶。发泄胸中奇,文场战当鏖。多事反自今,笔墨肯停操。已忘虞卿愁,且著屈子骚。
https://shici.929r.com/shici/rxJbx7hau.html
猎猎朔风急,吹尘杂沙砾。
孤雁声嗷嗷,土墓无行迹。
圣主劳遣钺,推车度遥域。
制胜在帏幄,接刃岂中策。
四郊正萧索,墙下草如织。
色干在俄顷,群阴方用职。
逆推离子远,顺数逢亥极。
阳刚恒用事,所守在夷狄。
只消舞干羽,能使有苗格。
东风扇郊原,天和本无迹。
真宰善调春,酝酿成五色。
万物随质染,化工犹戏剧。
云胡又薄相,间出蓝与碧。
我思白黑帝,鄙吝似无匹。
收藏宝府库,扫荡空山泽。
青帝喜为主,外逞又丧质。
稽首诉晴昊,反贲当用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