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怀诗·其四十》
《感怀诗·其四十》全文
明 / 桑悦   形式: 古风

猎猎朔风急,吹尘杂沙砾。

孤雁声嗷嗷,土墓无行迹。

圣主劳遣钺,推车度遥域。

制胜在帏幄,接刃岂中策。

四郊正萧索,墙下草如织。

色干在俄顷,群阴方用职。

逆推离子远,顺数逢亥极。

阳刚恒用事,所守在夷狄。

只消舞干羽,能使有苗格。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北方边塞的荒凉景象和战争的紧张气氛。首句“猎猎朔风急,吹尘杂沙砾”以生动的动态画面展现了寒风的猛烈和环境的恶劣,尘土与沙砾交织,营造出苍茫辽阔的边疆背景。接着,“孤雁声嗷嗷,土墓无行迹”通过孤雁哀鸣和无人问津的坟墓,表达了战乱带来的凄凉和死亡的寂静。

诗人转而提到君主派遣军队远征,“圣主劳遣钺,推车度遥域”,显示出朝廷对边防的重视和军事行动的决心。然而,他质疑单纯的武力对抗并非上策,“制胜在帏幄,接刃岂中策”,暗示智谋和策略才是真正的取胜之道。

“四郊正萧索,墙下草如织”进一步渲染了边地的荒芜,草木丛生,暗示战争带来的破坏。接下来的诗句“色干在俄顷,群阴方用职”预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形势的严峻,暗示敌人的势力正在增长。

诗人思考战争的深层原因,认为是由于“逆推离子远,顺数逢亥极”,即历史的轮回和天时的不利。他强调“阳刚恒用事,所守在夷狄”,表明战争源于外部的侵扰,强调防守和外交的重要性。

最后两句“只消舞干羽,能使有苗格”寄寓了和平的愿望,希望通过明智的领导和外交手段,如同古代的舞干羽(一种象征和平的仪式)来平息战事,使远方的民族归顺。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边塞风光为背景,探讨了战争的起因、策略以及和平的可能性,体现了作者深沉的历史观和对国家安危的关注。

作者介绍

桑悦
朝代:明

桑悦(1447—1513)明代学者。字民怿,号思亥,南直隶苏州府常熟(今属江苏)人。成化元年举人,会试得副榜。除泰和训导,迁柳州通判,丁忧,遂不再出。为人怪妄,好为大言,以孟子自况,谓文章举天下惟悦,次则祝允明。工于辞赋,所著《南都赋》、《北都赋》颇为有名。
猜你喜欢

后秋兴八首中秋十九日,暂回村庄而作·其八

孤篷信宿且逶迤,白水柴门返故陂。

丹桂月舒新结子,苍梧云护旧封枝。

歌阑长夜秋方盛,语到胥闾日每移。

小饮折花重剪烛,参旗长并酒旗垂。

(0)

后秋兴八首中秋夜,江村无月而作·其一

淅淅斜风回隔林,悲哉秋气倍萧森。

过禽啁哳衔兵气,宿鸟离披逗瞑阴。

人倚片云投海角,天收圆月护江心。

今宵思妇偏凄紧,幸少清光照夕砧。

(0)

呼风

帆樯上下斗呼风,船尾船头闹聒聪。

东往西来皆欲顺,不知何以作天公。

(0)

题红梅

元是罗浮一种香,岁寒贞白抗冰霜。

只因姚魏多相忌,点染教人别样妆。

(0)

寄题圣泉

一脉灵泉妙莫寻,倏然清浅倏然深。

痕从石鼓知消长,源出青山自古今。

十载尘襟思浣濯,几朝风雨阻登临。

贵阳八景兹尤胜,莫惜新题寄赏心。

(0)

甲申中秋与萧文明登东楼待月和东坡江月诗五章·其二

二更月满楼,团圆是今夜。

遥看东海头,玉盘荡高下。

朱帘挂银钩,栏槛一凭籍。

喜有攀桂人,来谈客中话。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