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红梅》
《咏红梅》全文
明 / 李云龙   形式: 古风

冰姿飘尽高楼笛,霜条夜染榴裙色。

火珠历乱缀芳丛,红绡步障围春风。

流莺相向如啼血,王母桃花羞不发。

罗浮美人朱颜开,竞将红袖送春杯。

珠帘半捲胭脂雨,紫燕飞来不知处。

(0)
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红梅的美丽与魅力。诗人通过“冰姿”、“霜条”、“火珠”等意象,生动地展现了红梅在严冬中傲然绽放的姿态。其中,“冰姿飘尽高楼笛,霜条夜染榴裙色”两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红梅比作在寒冷中依然保持优雅姿态的女子,其枝条仿佛被霜染成了石榴裙的颜色,形象地表现了红梅在严冬中的独特风韵。

接着,“火珠历乱缀芳丛,红绡步障围春风”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红梅花朵的繁茂与鲜艳,如同火焰般点缀在花丛之中,红绸般的屏障围绕着轻拂的春风,营造出一种热烈而生机勃勃的氛围。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情感融合,使得读者仿佛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

“流莺相向如啼血,王母桃花羞不发”两句,通过对比和拟人手法,将红梅与王母桃花进行比较,流莺的啼声仿佛是为红梅而唱,而王母桃花则因红梅的艳丽而感到羞涩,无法绽放。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红梅的美丽,也表达了诗人对红梅的赞美之情。

最后,“罗浮美人朱颜开,竞将红袖送春杯”两句,将红梅比作罗浮山上的美人,她的红颜在春光中绽放,甚至以红袖为春酒送别,充满了浪漫与诗意。而“珠帘半捲胭脂雨,紫燕飞来不知处”则以珠帘半卷、胭脂雨滴、紫燕飞舞的场景,进一步渲染了红梅周围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环境,整个画面充满了和谐与美感。

综上所述,这首《咏红梅》诗通过对红梅的细腻描绘和情感表达,展现了其独特的美与生命力,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赞叹和对生命活力的向往。

作者介绍

李云龙
朝代:明

李云龙,字烟客。番禺人。少补诸生,负奇气,一时名士多严事之。绌于遇,以赀游国学,卒无成。走塞上,客东莞袁崇焕所。时崇焕总制三边,威名大震,云龙在幕参其谋。既而崇焕死,遂为僧,称二严和尚。明亡,不知所终。著有《雁水堂集》、《啸楼前后集》、《遗稿》、《别稿》行世。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二、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李云龙诗,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所藏民国手抄本《啸楼诗集》为底本,参校以广东省地方文献馆民国铅印本《啸楼集》及清温汝能《粤东诗海》。
猜你喜欢

望海亭联

贪看白鸟横秋浦;不觉青林没暮湖。

(0)

奉诏赋剑州途中鸷兽

剑牙钉舌血毛腥,窥算劳心岂暂停。

不与大朝除患难,惟馀当路食生灵。

从将户口资嚵口,未委三丁税几丁。

今日帝王亲出狩,白云岩下好藏形。

(0)

宿安国简公院

雨后清凉境,因还欲不回。

井甘桐有露,竹迸地多苔。

幡映宫墙动,香从御苑来。

青龙旧经疏,寥落有谁开。

(0)

送僧

四海无拘系,行心兴自浓。

百年三事衲,万里一枝筇。

夜减当晴影,春消过雪踪。

白云深处去,知宿在何峰。

(0)

赠会稽张少府

高节何曾似任官,药苗香洁备常餐。

一分酒户添犹得,五字诗名隐即难。

笑我无媒生鹤发,知君有意忆渔竿。

明年莫便还家去,镜里云山且共看。

(0)

山中言事

欹枕亦吟行亦醉,卧吟行醉更何营。

贫来犹有故琴在,老去不过新发生。

山鸟踏枝红果落,家童引钓白鱼惊。

潜夫自有孤云侣,可要王侯知姓名。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