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静坐吟·其一》
《静坐吟·其一》全文
明 / 高攀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静坐非元非是禅,须知吾道本于天。

直心来自降衷后,浩气观于未发前。

但有平常为究竟,更无元妙可穷研。

一朝忽显真头面,方信诚明本自然。

(0)
鉴赏

这首诗《静坐吟(其一)》由明代诗人高攀龙所作,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探讨了静坐与内心世界的关联。诗中以“静坐”为引子,引导读者深入探索内心的宇宙。

首句“静坐非元非是禅”,开篇即提出静坐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禅修,而是指一种超越形式、直达本质的心灵状态。接着,“须知吾道本于天”强调了这种内在探索的根源在于自然之道,暗示着人与宇宙的深层联系。

“直心来自降衷后,浩气观于未发前”两句进一步阐述了内心的纯净与浩然之气的源头,认为真正的直心和浩气源自内心的深处,而非外在的追求或形式化的修行。这里运用了“降衷”和“未发”这样的哲学概念,强调了内心的自然流露和未被世俗杂念污染的状态。

“但有平常为究竟,更无元妙可穷研”则表达了对日常生活的深刻理解,认为真正的智慧和真理存在于平凡之中,无需过分追求神秘或玄奥的知识。这体现了诗人对生活本质的洞察,以及对简单、真实价值的推崇。

最后,“一朝忽显真头面,方信诚明本自然”以生动的比喻收尾,描述了在某一刻突然领悟到内心深处的真实面貌,从而相信真诚与光明的本质就是自然流露的。这一瞬间的觉醒,是对之前所有探索与思考的肯定,也是对生命意义的深刻体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静坐的内省,探讨了心灵与宇宙、日常与真理之间的关系,展现了高攀龙对于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和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高攀龙

高攀龙
朝代:明   字:存之   籍贯:江苏无锡   生辰:1562年 - 1626年

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猜你喜欢

明堂观礼杂咏十三首.车驾宿太庙

金甲重矛两内臣,阶前对立气英英。

巡更场内知谁问,听得传呼宰相名。

(0)

滩石八阵图行

我生孔明后,相望九百载。

我想孔明贤,巍然伊吕配。

奇谋勇略誇雄师,大节英风盖当代。

木牛流马何足言,八阵遗踪千古在。

我行已度瞿唐门,长滩石垒差参分。

洪纤高下尺寸等,犹有当年节制存。

四头八尾触处首,敌冲中央两皆救。

握奇如枢运无穷,七纵七擒仍敢攻。

规模黄帝已垂文,后来得者惟将军。

唐宗李靖拾遗意,乐舞幡表徒缤纷。

长江之上石蟠结,江波汹涌石不灭。

使君何事遽刬除,一夜风雷吼天阙。

明朝仍旧石纵横,神物护持人已惊。

向来守蜀用此法,谁知石垒真金城。

嗟乎孔明遇不遇,遇则刘公恢大度。

国险地狭民力微,法出万全势未具。

嗟乎孔明以此用于吴,长江内固魏可图。

嗟乎孔明以此用于魏,扫平三分归一彗。

祇应所遇势不同,势既不同功亦异。

嗟乎孔明之心如石坚,欲扶汉室还中原。

事之不就则天耳,安肯俯首从曹袁。

嗟乎孔明如生石不老,后世用兵无草草。

忽然变作六花看,便失本真难按考。

请观叠石韬机筹,江流东去自悠悠。

英豪得此石外指,长与君王靖边垒。

(0)

宫词·其六十九

上如尧舜爱民深,宵旰忧勤冠古今。

后苑珍禽都放尽,万方人识好生心。

(0)

醉落魄/一斛珠

醉醒醒醉。凭君会取皆滋味。浓斟琥珀香浮蚁。

一入愁肠,便有阳春意。须将席幕为天地。

歌前起舞花前睡。从他兀兀陶陶里。

犹胜醒醒,惹得闲憔悴。

(0)

江上词·其一

江之水兮东流,溯湍流兮寄人舟。

舟无袽兮载函重,风乘波兮棹人用。

济不济兮奈何,横中流兮涕滂沱。

来何为兮不待,今虽嗟兮安悔。

舟方乘兮人不吾以,覆且溺兮我则同人死。

(0)

赠裴仲卿

匣剑光芒射斗牛,持携天下洗人仇。

英雄心胆老犹壮,道路风尘行未休。

名重更须完小节,义高何必论闲愁。

濛濛细雨陵阳市,折取重梅上酒楼。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龚用卿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