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坐铃斋公事稀,春来风日更迟迟。
胸中水镜渠自避,却笑缿筒徒尔为。
清坐铃斋公事稀,春来风日更迟迟。
胸中水镜渠自避,却笑缿筒徒尔为。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栻的作品,名为《某敬采民言成六韵为安抚阁老尚书寿伏幸过目(其三)》。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在静坐于铃斋之时,心境非常清净,公务不繁,春天的风和日光似乎也变得更加温柔与迟缓。这段诗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淡泊,以及他对世俗纷争的超然态度。"胸中水镜渠自避"一句,形象地比喻了诗人的心如明镜,能够映射出周围的一切,却又能保持距离,不为尘世所羁绊。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那些过于计较世俗琐事之人的微笑和不屑。整首诗流露出淡远超脱的情怀,以及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与哲学思考。
迈种徵名世,灵芝茁卧园。
稍披珠网出,渐觉紫烟屯。
斐亹明如月,□□□□□。
瑶光分秀气,仙露灌灵根。
芬馥连三径,琳琅萃一门。
挥金归日乐,数马古风存。
故里常怀绂,茅檐或负暄。
户庭图海岳,舟楫载琴尊。
稍證玄中秘,还从河上言。
目能窥竹简,身自却蒲轮。
国以人为瑞,家因义作藩。
奇龄开九帙,娱老弄诸孙。
草木文章贲,经纶雨露繁。
授书时已晚,同闬道弥敦。
蒲柳怜衰质,樗材滥曲辕。
长歌随羽翼,难忘汉宫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