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夜归华川因寄幕府》
《夜归华川因寄幕府》全文
唐 / 苏广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山村寥落野人稀,竹里衡门掩翠微。

溪路夜随明月入,亭皋春伴白云归。

嵇康懒慢仍耽酒,范蠡逋逃又拂衣。

汀畔数鸥闲不起,只应知我已忘机。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guīhuáchuānyīn
táng / 广guǎngwén

shāncūnliáoluòrénzhúhéngményǎncuìwēi
suímíngyuè

tínggāochūnbànbáiyúnguī
kānglǎnmànréngdānjiǔfàntáoyòu

tīngpànshùōuxiánzhīyìngzhīwàng

注释
山村:偏远的乡村。
寥落:人烟稀少,寂静。
野人:乡野之人。
翠微:青翠的山色。
溪路:山间小溪的道路。
明月:明亮的月亮。
亭皋:水边的亭子。
白云:洁白的云彩。
嵇康:三国时期的名士,以懒散著称。
耽酒:沉迷于饮酒。
范蠡:春秋时期越国大夫,后泛指隐士。
逋逃:逃避追捕。
汀畔:水边。
鸥:水鸟。
闲不起:悠闲地不愿动。
忘机:不问世事,超脱世俗。
翻译
山村寂静人烟稀少,竹林小屋隐藏在青翠山色中。
夜晚沿着明亮的月光走进溪边小路,春天时我伴着白云回到水边亭台。
嵇康慵懒嗜酒,范蠡选择隐逸又脱下官袍。
水边几只鸥鸟悠闲地不愿飞起,它们大概知道我已经心无杂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村夜归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超然物外、忘机忘我的心境。

“山村寥落野人稀”一句,设置了整首诗的氛围,寥落意味着稀疏,野人稀少,是对山村环境的一个生动描绘。接下来的“竹里衡门掩翠微”,则是更深入地描写这个环境,其中“竹里”和“衡门”构成了一个幽静的空间,“掩翠微”形容竹叶遮蔽了阳光,营造出一种淡雅的意境。

夜晚的归途,诗人没有表现出紧张或不安的情绪,而是“溪路夜随明月入”,顺着清澈的溪水,在皎洁的月光下前行,这种安详自若的态度,显示了诗人对自然的融合与享受。至于“亭皋春伴白云归”,则是在表达诗人在春天里,与白云为伴,悠然自得地返回。

接下来,“嵇康懒慢仍耽酒”和“范蠡逋逃又拂衣”两句,是对历史上著名隐逸的引用。嵇康是东晋时期的文学家,以其放荡不羁而闻名;范蠡则以淡泊明志、避世隐居而著称。通过这两个形象,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世俗纷争的超脱与漠视。

最后,“汀畔数鸥闲不起”一句中,“汀畔”指的是水边的沙洲或小丘,“数鸥”则是偶尔出现的野鸭,这些生动的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和深刻体验。而“只应知我已忘机”,则直接点出了诗人的心境,他已经超越了世间的烦恼与束缚,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解脱。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山村夜归景象的描绘,以及对历史隐逸形象的引用,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苏广文
朝代:唐

蓝田(今属陕西)人。玄宗开元初户部尚书苏珦孙。开元末为弘文馆学生。开元二十九年(741)书《苏咸墓志》。事迹见《千唐志斋藏志》所收《苏咸墓志》,参《元和姓纂》卷三。《全唐诗》存诗3首。
猜你喜欢

挽彭玉麟联

早岁荷公知,忆米淅矛头,最难忘湘徼同袍、皖江侍节;

隆名邀帝眷,忽星骑箕尾,只赢得一囊谏草、万幅梅花。

(0)

挽彭元瑞联

包罗海岳之才,久矣韩文能立制;

绘画乾坤之手,惜哉尧典未终篇。

(0)

挽张百熙联

两番定学制大纲,谋国建新猷,当代勋名万流仰;

数言括宪法精义,吁天沥忠悃,荩臣肝胆九重知。

(0)

集句联

剪取吴松半江水;恼乱苏州刺史肠。

(0)

贺张百熙60寿联

与寿州南皮兴学,而颂作朋,耆英帝眷匡时德;

兼司徒郊尹在朝,以施有政,孝友春添听雨词。

(0)

挽周麟章联

终严亲逮养之年,伏处衔哀,至行更超循吏传;

值我佛托生之日,跏跌坐化,随缘偶现宰官身。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鲍溶 吴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