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棹移官舍,新农寄楚田。
晴林渡海日,春草长湖烟。
卧对闲鸥戏,谈经稚子贤。
佳期更何许,应向啸台前。
孤棹移官舍,新农寄楚田。
晴林渡海日,春草长湖烟。
卧对闲鸥戏,谈经稚子贤。
佳期更何许,应向啸台前。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图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闲适自得的情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孤棹移官舍,新农寄楚田。”开篇两句表明诗人远离喧嚣,选择了一个偏僻的地方作为隐居之所。这里的“孤棹”指的是一叶扁舟,“移官舍”则意味着诗人将自己的住处从繁华的城市迁移到了一片田园之中。而“新农寄楚田”则显示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认同和依恋,似乎在这里开始了新的生活。
“晴林渡海日,春草长湖烟。”接下来的两句描绘出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画面。在晴朗的阳光照耀下,树木呈现出明亮的绿色,而远处则是海平线。同时,“春草长湖烟”则传达了一种淡雅和柔和的感觉,春天的草木生长迅速,与湖面上升腾的水汽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恬静的氛围。
“卧对闲鸥戏,谈经稚子贤。”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躺着与闲适的鸟儿为伴,享受着悠然自得的时光。同时,与年幼有才华的孩子一起讨论经典,这不仅显示了诗人对知识和学问的尊重,也反映出他对未来的一种美好期望。
“佳期更何许,应向啸台前。”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段时光的珍惜以及对于未来的憧憬。这里的“佳期”指的是美好的时光,而“更何许”则是在询问这样的好时光还能在哪里找到。“应向啸台前”则是对未来的一种期待和追求,似乎诗人希望能够继续这种宁静而又充满学术探讨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平淡生活的向往,以及他在自然环境中的自我实现与精神追求。
秋风动地起,原野忽萧条。
之子远行游,心旌自摇摇。
中夜视明星,鸣鸡正嘐嘐。
晨兴戒徙御,四牡一何骄。
倾城此送别,张席俯西郊。
杳杳即长路,依依谢故交。
故交从此别,执手未能发。
向夕起重云,白日光明灭。
维兹大廷对,尽言斯效节。
效节自吾分,过此非所缺。
不闻刘去华,没世名愈烈。
努力景前修,徽音慰薄劣。
去古日已远,雅乐久沉沦。
桑间与濮上,靡靡多哀淫。
杨君媚学子,高志故不群。
一闻世俗音,谓非吾所湛。
冥心太古初,识乐得其真。
律吕既调协,五音和且平。
咸英与韶頀,旷世今再闻。
岂惟以自娱,拟将献吾君。
奏之郊庙上,庶以和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