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渔具诗·其十一��》
《渔具诗·其十一��》全文
唐 / 陆龟蒙   形式: 古风  押[霁]韵

斩木置水中,枝条互相蔽。

寒鱼遂家此,自以为生计。

春冰忽融冶,尽取无遗裔。

所托成祸机,临川一凝睇。

(0)
注释
斩木:砍伐树木。
置水中:投入水中。
蔽:遮蔽。
寒鱼:寒冷季节的鱼。
自以为生计:认为这是生活的依靠。
春冰:春天的冰层。
融冶:融化。
遗裔:遗留的残余。
所托:承载的东西。
祸机:隐藏的危机。
临川:面对河流。
凝睇:凝视。
翻译
砍下的树木投入水中,枝叶交错遮蔽水面。
寒冷的鱼儿便在此安家,视此为生存之道。
春天冰雪忽然融化,所有木材都被汲取一空,不留残余。
这些木材承载了杀机,我站在河边凝视着这一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通过对水中斩木和寒鱼的细致刻画,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独到的艺术风格。诗中的“斩木置水中,枝条互相蔽”生动地描绘了一种原始而又充满生机的自然状态,其中“斩木”指的是在水中放置的捕鱼工具,而“枝条互相蔽”则形象地表达了这些工具在水中的密集排列。紧接着,“寒鱼遂家此,自以为生计”透露出一种生命力顽强适应环境的生动画面,仿佛那些寒冷之鱼已经将这片水域视为自己安身立命的家园。

然而,这种平衡与和谐并非永恒。诗人通过“春冰忽融冶,尽取无遗裔”一句,展示了自然界中不可预测的变化,以及人类对自然资源无情剥夺的一面。“春冰忽融冶”描绘的是随着季节变迁冰雪消融的情景,而“尽取无遗裔”则揭示了人类在捕鱼过程中的贪婪和无度。

最后,“所托成祸机,临川一凝睇”则是诗人对这种生态破坏的深刻反思。诗中表达了一种担忧,即自然界的平衡被打破,可能导致未来的灾难。而“临川一凝睇”,则展现了诗人的沉思与警醒。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类行为的描写,传递出一种生态平衡被破坏后带来连锁反应的深刻主题,同时也彰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生命尊严的珍视。

作者介绍
陆龟蒙

陆龟蒙
朝代:唐   字:鲁望   籍贯:江湖散   生辰:?~公元881年

陆龟蒙(?~公元881年),唐代农学家、文学家、道家学者,字鲁望,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长洲(今苏州)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今甪直镇),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如《野庙碑》、《记稻鼠》等。陆龟蒙与皮日休交友,世称“皮陆”,诗以写景咏物为多。
猜你喜欢

良策道中次韵

轻阴酿雨欲凄迷,长路愁冲滑滑泥。

奔雾逐风归远岫,乱流经野过前溪。

潮从小浦平时上,燕掠春芜尽处低。

高卷湘帘望山气,夕阳犹在短峰西。

(0)

池口阻风

伸脚篷窗西日移,打头芦渚北风吹。

沿城路僻多蚊蚋,到夏江深少蛤蜊。

山色杳冥归谢眺,笛声惆怅忆桓伊。

颓年自笑沧洲客,破浪那能万里期。

(0)

白发

西风寒影集林鸦,落日愁心急暮笳。

宦兴无能回白发,秋光偏自染黄花。

砧敲渭水愁烟破,雁度秦云碧树斜。

秋草不知人意远,悽悽故自绕天涯。

(0)

白燕

纷纷白水满春塘,淡雨微烟更渺茫。

新垒落花红粉薄,隔楼芳草雪衣凉。

舞翻掌上明珠色,零落钗头片玉香。

正是怀人太无赖,五更残月照空梁。

(0)

登冯御史回澜台

卜筑还从选胜开,振衣长啸此登台。

千年砥柱排流出,四野风烟入望来。

旧日雷阳曾化竹,后时江阁遍栽梅。

试看往迹今犹昔,敦挽颓波百折回。

(0)

曩时读书龙湖眷言念之因述其诗

楼接山光水接空,几年身在碧空中。

藕花芦笋多鲜气,短笛轻舟正晚风。

掩卷敲棋同羽客,沿溪寻药遇村翁。

兴来乘月放歌去,竹暗云深一径通。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