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张簿宁国山门六题·其五涟漪洞》
《和张簿宁国山门六题·其五涟漪洞》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流泉决决出洞底,自有细浪非风吹。

山花逐水到山下,漏泄人间春未知。

(0)
翻译
泉水潺潺从洞底流出,那里有细小的波纹并非风所吹起。
山上的花朵随流水一路来到山脚,春天的消息就这样悄悄泄露了,世人还未察觉。
注释
决决:形容水流声清脆。
洞底:指山洞的底部。
细浪:微小的波浪。
风吹:指风力引起的波动。
山花:指山上的野花。
漏泄:透露、泄露。
人间春未知:春天的到来世人尚未察觉。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和张簿宁国山门六题(其五)涟漪洞》。诗中,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涟漪洞中的自然景象。"流泉决决出洞底"形象地写出泉水从洞穴深处潺潺流出的情景,"自有细浪非风吹"强调了泉水流动的自然之力,而非外在风力。接下来,"山花逐水到山下"描绘了山花随着流水一路飘落,仿佛在传递着春天的信息,"漏泄人间春未知"则暗示了这份未被世人察觉的春意。整体上,此诗通过描绘山水之间的互动,传达了大自然的生机与静谧,以及春天的悄然来临。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减兰

芭蕉叶大。一雨阶前堪晚坐。暑气高哉。

忽闪繁星走旱雷。炎蒸何酷。共说今年梅抱伏。

又恐冬寒。首尾无春是野年。

(0)

拟花间十八首·其十八南乡子.李珣

盘岭过,趁墟还。锦绦缠髻两垂环。

递饮筒杯春酒熟。欢相逐。日暮芦笙吹不足。

(0)

金缕曲.为冒鹤亭题水绘庵填词图

得句皆天籁。问当年、词流有几,颉颃先辈。

水绘佳名传奕世,别起陈楼堪配。

便合向、髯翁下拜。

先后图成相辉映,笑纷纷、余子徒婴哙。

兴废事,正同嘅。红桑苒苒三成海。

想沈吟、含豪授简,邈然心会。

禅榻忘机尘缘净,不羡紫云歌态。

也不用、麻姑搔背。

万事浮云随变灭,只开元、旧曲今犹在。

知者寡,亦无悔。

(0)

吊严陵

半生游宦,羁旅程途,严滩晚泊。

是处隐见,岚光山色。

草树过雨,兰芷被厓,指目高台千尺。

鸥鸟翩翩下前碛。数叶断帆照影,来往舟移渡侧。

又晒网閒渔,乘墟散牧,句引远村笛。堪惜。

当时客星侵座,千秋事往皆陈迹。

高风难继,归寻故径,唯有丛编狼籍。

残宵自剪寸烛,露重檐花细滴。

念旧游处,空染半江烟水碧。

(0)

泛清波摘遍.和小山

留春影小。泼酒欢浓,终是少年情味好。

闭门閒寂,尽许梅花破寒早。中吴道。

笙歌绕艇,罗绮充衢,佳况近来都换了。

信宿江乡,太息尊前故人少。旅怀渺。

巫岫未归片云,楚岸又生青草。

衾枕双鸳半虚,夜长难晓。去程杳。

琼宴向夕渐阑,瀛洲御风重到。忍被邻鸡唤觉。

梦魂颠倒。

(0)

双头莲

百尺高楼,两行低树,风卷翠帘,枝摇断影,点滴露痕,冷浸彩鸳双屐。

夜游适。

沧海波深,蓬山烟暧,莲菂暗枯,蚕丝自茧,只隔片时,不许旧欢重拾。

漫追忆。秋气森札感,平阳孤客。

踏月閒阶,采蘋荒岸,渐觉带宽腰窄。

诗题斑管,恨谱瑶琴,怕伊未识。

待相见,指菱花、教且看颜色。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