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亭筑得小栖云,种黍无钱亦可欣。
蓑笠喜酬西塞愿,松萝休勒北山文。
翠帡画影栏前涌,玉瀑琴声枕上闻。
依旧吾家好春色,觞花吟竹更谁群。
野亭筑得小栖云,种黍无钱亦可欣。
蓑笠喜酬西塞愿,松萝休勒北山文。
翠帡画影栏前涌,玉瀑琴声枕上闻。
依旧吾家好春色,觞花吟竹更谁群。
这首明代诗人张穆的《自题小楼云亭》描绘了一幅简朴而宁静的田园生活画面。首句“野亭筑得小栖云”,写出了小楼亭子坐落在山间云雾缭绕之处,显得自然而又超脱。接下来,“种黍无钱亦可欣”表达了诗人即使生活清贫,也能从种植黍米的简单劳动中找到乐趣,体现了他的乐观和满足。
“蓑笠喜酬西塞愿”中的“蓑笠”象征着农耕生活,诗人以西塞(泛指边塞)的愿望为乐,展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松萝休勒北山文”进一步强调了与自然的亲近,松萝攀附北山,寓意诗人希望过上如松萝般自在的生活。
“翠屏画影栏前涌”描绘了栏杆前的美景,仿佛绿色的屏障上流动着山水画般的景色,令人陶醉。“玉瀑琴声枕上闻”则通过想象,将琴音与瀑布声相结合,创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妙的听觉享受。
最后一句“依旧吾家好春色,觞花吟竹更谁群”表达了诗人对自家春色的喜爱,独自在花丛中举杯吟诗,无人相伴,却自得其乐,流露出一种孤芳自赏的高雅情趣。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深深眷恋,以及他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霜花肃气秋,九月红如茜。
送子驰青骢,丹山水飞练。
频行重握手,忧时心悁悁。
烽烟震我圉,茧丝悲赤县。
谁为柱东南,济川藉手援。
海邦幸无尘,时恐妖氛见。
水镜澄官方,绣斧彰雷电。
封事策金城,揽辔巡夏甸。
庶以荅焦劳,入对含章殿。
慎旃似尔祖,崇勋懋帝眷。
谁似君三绝,当由韵不如。
试看诗在画,直以篆为书。
披卷生情慧,含毫寄想疏。
文心通体映,此亦但其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