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薄铺凉,露轻晞月,帘挂碧天秋浅。
倚鹤琴闲,照萤灯瘦,依依梦随蕉扇。
念极浦、人归后,西风片帆远。恨疏懒。
趁扁舟、又孤游兴,频冷落、湖山旧时鸥伴。
清雾湿屏纱,絮荒庭、虫韵凄婉。
万感烟鸿,寄相思、梧叶怕剪。
对空江残角,一夜蓼花红怨。
云薄铺凉,露轻晞月,帘挂碧天秋浅。
倚鹤琴闲,照萤灯瘦,依依梦随蕉扇。
念极浦、人归后,西风片帆远。恨疏懒。
趁扁舟、又孤游兴,频冷落、湖山旧时鸥伴。
清雾湿屏纱,絮荒庭、虫韵凄婉。
万感烟鸿,寄相思、梧叶怕剪。
对空江残角,一夜蓼花红怨。
这首清代蒋春霖的《法曲献仙音·天气乍秋》描绘了一幅秋夜凉意渐浓的画面。"云薄铺凉,露轻晞月",通过轻薄的云层和晶莹的露珠,传达出初秋夜晚的清新与宁静。"帘挂碧天秋浅",暗示着秋意未深,但已能感受到季节的转换。
"倚鹤琴闲,照萤灯瘦",诗人以鹤琴和瘦弱的萤火为伴,流露出孤独而闲适的意境。"梦随蕉扇"则寓言了诗人对远方人的思念,随着秋扇的摇曳,梦境也变得飘忽不定。
"人归后,西风片帆远",表达了离别后的寂寥,西风吹动孤帆,更显诗人内心的落寞。"恨疏懒,趁扁舟、又孤游兴",透露出诗人因慵懒而无法排遣的孤寂,只能再次踏上孤舟,独自游历。
"湖山旧时鸥伴"暗示了诗人对往昔与友人共游的美好回忆,如今只剩下湖山和鸥鸟作伴,倍感凄凉。"清雾湿屏纱,絮荒庭、虫韵凄婉",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寂静与哀愁,虫鸣声中透出深深的感伤。
"万感烟鸿,寄相思、梧叶怕剪",借烟雾中的鸿雁寄托无尽的相思之情,而梧叶的凋零更增添了离别的哀愁。最后,"对空江残角,一夜蓼花红怨",以残角和红蓼花的意象,收束全词,表达诗人满腔的离情别绪和秋夜的无尽哀怨。
山顶风摇万树鸣,扁舟欲解觉难行。
羡师斋后关门睡,不管波涛四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