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肃庵长老归北》
《送肃庵长老归北》全文
宋 / 释月涧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倒跨金狮别五台,峨嵋庐岳眼中埃。

袖藏小白花归去,人道亲提东海来。

(0)
鉴赏

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位高僧的非凡形象与精神境界。首句“倒跨金狮别五台”,以“倒跨”这一非同寻常的动作,展现了肃庵长老与众不同的气度与洒脱,仿佛他以一种超然的姿态告别了五台山,暗示着他的离去并非一般的离别,而是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接着,“别五台”三字则点明了地点,五台山在中国佛教中地位崇高,是文殊菩萨的道场,此处以“别”字,不仅表现了长老对圣地的不舍,更暗含着他即将前往的旅程将会有新的发现或使命。

“峨嵋庐岳眼中埃”一句,通过对比峨嵋山和庐山(即庐岳)与五台山在长老眼中的微不足道,进一步强调了长老的非凡视野与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峨嵋山和庐山在中国佛教中同样享有盛名,但在此诗中,它们被轻描淡写地视为尘埃,凸显了长老对世间万物的超然态度。

“袖藏小白花归去”一句,以“袖藏”这一细节,巧妙地描绘了长老的神秘与深邃。小白花在这里可能象征着某种纯净、简朴或内在的智慧,它被藏于袖中,暗示着长老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这句诗不仅展现了长老的行踪,也暗示了他的智慧与修为,以及他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最后一句“人道亲提东海来”,以“人道”引出众人的猜测与传说,说长老亲自提携东海而来,这既是对长老非凡能力的一种夸张描述,也是对其高尚品德与伟大成就的赞美。东海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深邃、浩瀚的象征,这里用以形容长老的归来,不仅增添了故事的神秘色彩,也表达了人们对长老回归的期待与敬仰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与丰富的象征手法,成功地塑造了一位高僧的形象,展现了其非凡的气度、深邃的智慧以及高尚的品德,同时也传达了对长老回归的喜悦与敬仰之情。

作者介绍

释月涧
朝代:宋

释月涧(一二三一~?),理宗绍定四年生。受经于黄龙寺,宝祐四年(一二五六),隶籍庆元府天童寺。景定五年(一二六四),由饶州荐福寺首座入住信州鹅湖仁寿寺。继住栖贤妙果寺。元世祖至元十七年(一二八○),入住饶州荐福寺,于成宗大德三年(一二九九)秋退出,同年十二月再入。未久或即谢世。为南岳下二十一世,西岩了慧禅师法嗣。有《月涧禅师语录》二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其中《隐静空岩长老请赞》。 释月涧诗,以辑自《语录》的偈颂及其中单编的诗,编为二卷。
猜你喜欢

无题

便纵拼争反下游,随波逐浪讵惭愁。

庸夫碌碌惟虚灭,烈士昂昂岂罢休。

说法双关如此乐,听诗万首向何忧。

孤芳自赏雕虫老,兴尽尘封故纸楼。

(0)

清平乐.寄徐都司

昨朝□诺。世事真难托。旅舍淙淙冬雨恶。

怎地觥筹交错。东篱尚有花丛。他时不避悭风。

传语徐卿二子,佳怀足慰衰翁。

(0)

观梅有感

东风吹落战尘沙,梦想西湖处士家。

只恐江南春意减,此心元不为梅花。

(0)

临江仙

连日湖亭风色好,今朝赏遍东城。

主人留客过清明。小桃如欲语,杨柳更多情。

为爱暮云芳草句,一杯聊听新声。

水流花落叹浮生。故园春更晚,时节已啼莺。

(0)

台山杂吟

万壑千岩位置雄,偶从天巧见神功。

湍溪已作风雷恶,更在云山气象中。

(0)

四宾主.宾中主

不恋经商利万金,晚来古路问家音。

分明得报尊亲健,争奈难平喜惧心。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