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予遘天祸,负葬归东州。
寒暑倏流易,三载捷更筹。
微息幸犹续,壮志嗟已休。
譬之凝霜草,衰枯在九秋。
又似不材木,托根于林丘。
遭逢圣人朝,岩穴拔淹留。
遂忘不肖躯,感激昨来游。
故园日已远,荒垄谁为耰。
亲族忽若遗,有怀安所投。
兹身虽千里,梦寐常相求。
王程限南北,归路何悠悠。
不能似高鸟,去来云中由。
俯仰觉心伤,泪下如泉流。
昔予遘天祸,负葬归东州。
寒暑倏流易,三载捷更筹。
微息幸犹续,壮志嗟已休。
譬之凝霜草,衰枯在九秋。
又似不材木,托根于林丘。
遭逢圣人朝,岩穴拔淹留。
遂忘不肖躯,感激昨来游。
故园日已远,荒垄谁为耰。
亲族忽若遗,有怀安所投。
兹身虽千里,梦寐常相求。
王程限南北,归路何悠悠。
不能似高鸟,去来云中由。
俯仰觉心伤,泪下如泉流。
这首明代诗人李舜臣的《有怀故园亲族》表达了作者对过去遭遇不幸,被贬至东州的经历感慨。诗中,他以“昔予遘天祸”起笔,回忆自己遭受的天灾般的命运,随后描述了三年间时光匆匆流逝,虽然生命得以延续,但壮志已消磨殆尽,如同深秋的霜草和无用之木,身处困境。
在朝廷的圣明时期,他得以被提拔,暂时忘却了自己的卑微身份,但对故乡和亲族的思念之情始终萦绕心头。他感叹故园渐行渐远,荒冢无人照料,亲人仿佛被遗忘,无处寄托哀思。即使身在千里之外,梦境中仍常常回到故乡。
诗的结尾,作者表达了对回归之路遥不可及的无奈,无法像高飞的鸟儿那样自由自在,只能在心中悲痛,泪水如泉水般流淌。整体而言,这是一首抒发怀旧与孤寂之情的诗篇,情感深沉而真挚。
阿师老矣,想卓锡空山,更无俦侣。鬝头健举。
笑枯禅不死,半空撑柱。破了袈裟,一抹斜阳艳补。
问神悟。奈千载寂寥,铃铎无语。临水高几许。
化丈六金身,踏波而舞。废兴无数。
叹黄妃旧珑,已无寻处。绝顶春回,尚有桃花乱吐。
倩迦叶,向空中、笑而拈取。
客里送行,萧统楼头,且尽一杯。
正节近清明,柳丝渐长,时逢上巳,燕子将来。
兄往淮阴,弟游河北,两地翻飞立马催。
斜阳外,见各天鸿雁,顾影徘徊。市楼轰饮如雷。
笑我辈岂常贫贱哉。
奈花号将离,尔心欲碎,地名芜苑,我赋偏哀。
此去睢阳,也知怀古,有日经过古吹台。
还应问,有兔园上客,狗肆奇才。
老子半生事,慷慨喜交游。
过江王谢子弟,填巷哄华驺。
曾记兽肥草浅,正值风毛雨血,大猎北冈头。
日暮不归去,霜色冷吴钩。今老大,嗟落拓,转沈浮。
畴昔博徒酒侣,一半葬荒邱。
闭置车中新妇,羞缩严家饿隶,说著亦堪愁。
我为若起舞,若定解此不。
蘸水垂杨,漫天丝柳,千条万绪楼头。
正圆冰清浅,斜靠帘钩。
拟把玉容重整,才匀面、怊怅还休。
恹恹甚,今春三月,忒似深秋。堪羞。
韶华纵好,奈旧情已换,往事难留。
只梁间玉剪,劝我登楼。
帘押朦胧未捲,青山外、不忍凝眸。
无过是,潇潇春雨,点点离愁。
泽国人家,门以外,水田渺渺。
无过是、明潭浅濑,烟蒲风筱。
雪浪江帆喧昼夜,鸡头菱角知多少。
泊数行、笭箵忒玲珑,渔蛮绕。新暑退,芦塘窅。
残月映,溪堂皎。且榜他碧石,沽来清醥。
一雨平湖凉思满,数声林笛离情悄。
正水云、空阔晚冥冥,沙鸥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