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边城没酒尝,朝朝饱饭索茶汤。
有时吟苦心如醉,吟得惊人似醉狂。
三月边城没酒尝,朝朝饱饭索茶汤。
有时吟苦心如醉,吟得惊人似醉狂。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边城生活的场景,诗人身处三月,由于物资匮乏,连酒都难以品尝,只能满足于日常的茶汤。诗人的生活虽然清贫,但精神世界却异常丰富,他在日常的吟咏中投入了极大的情感,甚至在吟诵时仿佛进入了忘我之境,诗句既表达了内心的苦涩,又流露出一种超脱的狂放。这种在困境中的诗意追求,体现了诗人坚韧不屈的人生态度和对文学艺术的热爱。整体上,这首诗展现了明代理想主义者唐之淳在艰难环境中的独特审美体验和情感表达。
孤灯相对。万千回转侧,总不成睡。
独自烧香,独自关门,却又自己安慰。
当初记得曾孤另,也不像、这般牵系。
向五更、时分雨儿,似哭被儿如水。
若说轻离轻别,多应自错了,埋怨谁是。
思与不思,忘与不忘,只好凭他心里。
从前悟得伊家意,止不过、要侬憔悴。
到而今、病染昏沉,也索教人存济。
把酒送君歧路侧。残菊疏杨留落日。
轻裘短剑入皇都,天涯谁个非相识。风流年少客。
青山碧水供行色。听旗亭,秋棠佳句,声价重京国。
董生对罢天人策。身惹御炉香拂拂。
玉阶醉插杏花游,金闺夜点红灯出。功名安可测。
三公那必皆头白。莫留连,布帆高挂,快趁西风力。
秋客多萧索。看船头、西风淅沥,暮云寥廓。
落日危亭荒草岸,一叶小舟初泊。
倚双桨、清尊孤酌。
欲酹王孙何处问,但汤汤、淮水流如昨。
碑上字,半斑驳。无聊日把渔竿握。
又谁知、渡罂背水,恁多挥霍。
千古封侯人不少,大半风尘流落。
叹今世、人情更恶。
若肯相逢哀一饭,便万金为报犹惭薄。
吾与母,预相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