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烟火映荒祠,遗像萧条入拜疑。
马策扣门惟有泪,雀罗张户不胜悲。
山光夜暗围棋墅,海色寒埋挂剑枝。
千载何人能下士,断肠空忆郑当时。
云中烟火映荒祠,遗像萧条入拜疑。
马策扣门惟有泪,雀罗张户不胜悲。
山光夜暗围棋墅,海色寒埋挂剑枝。
千载何人能下士,断肠空忆郑当时。
这首明代诗人王稚登的《谒袁文荣公祠堂》描绘了一幅荒凉而感伤的画面。首句“云中烟火映荒祠”,通过云雾中的烟火照亮废弃的祠堂,暗示了祠堂的冷落和岁月的沧桑。接着,“遗像萧条入拜疑”写诗人面对袁文荣公的遗像,感到孤独与疑惑,祠堂的寂静更增添了哀思。
“马策扣门惟有泪”一句,诗人以马鞭敲门的动作表达内心的悲痛,只有泪水回应,无人应答,显得无比凄凉。“雀罗张户不胜悲”则进一步渲染了祠堂内外的孤寂,如同雀网般密集的门帘无法承受诗人的悲伤之情。
“山光夜暗围棋墅,海色寒埋挂剑枝”两句,诗人借景抒情,夜晚的山色昏暗,仿佛围棋盘上的棋局,寓示着袁文荣公生前的智谋与沉寂;而寒冷的海色覆盖着挂剑的树枝,象征着英雄的寂寞与无处施展的壮志。
最后,“千载何人能下士,断肠空忆郑当时”表达了诗人对袁文荣公的深深怀念,感叹千百年来再无如他这般礼贤下士的人才,只能空自追忆其风采,令人肝肠寸断。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祠堂的描绘和对袁文荣公的缅怀,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哀悼,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有女嫁贫夫,恩爱岂得长。
子非倚市门,哀哀官舍傍。
昨日子入室,今宵泪满床。
生计未及问,握别何忙忙。
枯荄无煖律,覆盆无朝阳。
只身无弟兄,高堂无翁嫜。
嗟我十年前,岂不厚盖藏。
一门九流移,剜肉代输将。
今子幸少艾,未言先断肠。
子身值几何,且易白与黄。
持以偿县官,子请随人行。
保我肌肤完,喜子娥眉扬。
吁嗟此生别,请留半幅裳。
裹我胯下瘢,见裳如见妆。
一鸟已远飞,一鸟犹回翔。
嗟嗟结发恩,永作参商望。
严飙厉商气,纤枯肃寒坻。
衔羽鸣周周,玄云郁嵯峨。
俯彼洪河流,四运忽若兹。
朝辞京辇尘,夕宿沧洲湄。
崩波发轻棹,遥遥将何之。
结交满四海,谁为久要期。
踯躅寡所欢,长讴伐木诗。
仰视高冥鸿,哀鸣求其侪。
亹亹走圹兽,噭噭失群悲。
所宗慎厥因,古人有明规。
褰裳遵枉渚,采采江上蓠。
感物惜芬芳,将以贻所思。
投分托金石,副此长渴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