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射的山观梅二首·其一》
《射的山观梅二首·其一》全文
宋 / 陆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射的山前雨垫巾,篱边初见一枝新。

照溪尽洗骄春意,倚竹真成绝代人。

餐玉元知非火食,化衣应笑走京尘。

即今画史无名手,试把清诗当写真。

(0)
翻译
在射的山前,雨后洗净了尘埃,我看见新绿的竹叶点缀着头巾。
那竹枝倒映在溪水中,仿佛洗去了春天的骄傲气息,倚靠在竹子上的人,真是世间独一无二的佳人。
她像以玉为食的仙子,深知这不是凡间的烟火,穿着朴素的衣服,必定会嘲笑世俗的繁华。
即使当今没有知名的画家能描绘她的风姿,让我们用清雅的诗句来捕捉她的真容。
注释
射的山:地名,可能指有射箭活动的地方。
骄春意:春天的傲慢或繁盛之意。
化衣:比喻朴素的衣着,暗示超凡脱俗。
写真:绘画或诗文中对人物形象的真实描绘。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射的山观梅二首》其一,描绘了诗人观赏梅花的独特感受。首句“射的山前雨垫巾”,通过“射的山”和“雨垫巾”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冒雨寻梅的情景,展现出他对梅花的热爱和期待。次句“篱边初见一枝新”,点出梅花在篱笆边悄然绽放,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

“照溪尽洗骄春意”一句,运用拟人手法,形容梅花如同溪水般洗去了春天的繁华与喧嚣,留下的是淡雅的春意。“倚竹真成绝代人”,将梅花与竹子并提,赞美其高洁品格,仿佛是一位超凡脱俗的佳人。

“餐玉元知非火食,化衣应笑走京尘”两句,诗人以“餐玉”和“化衣”比喻梅花的纯洁和不染尘埃,表达了对世俗繁华的不屑,以及对梅花远离尘世的赞赏。“化衣”一词,暗指梅花的花蕊如衣,仿佛能化作仙衣,令人笑对京城的纷扰。

最后,“即今画史无名手,试把清诗当写真”总结全诗,认为即使没有画家能准确捕捉梅花的神韵,诗人也能用清丽的诗句描绘出真实的梅花形象,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深情赞美和自己诗歌技艺的自信。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深沉,富有画面感,充分体现了陆游的诗才和对梅花的敬仰之情。

作者介绍
陆游

陆游
朝代:宋   字:务观   号:放翁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1125—1210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
猜你喜欢

酒病中寄李十二招饮五首·其二

酒病岑岑更怯寒,一窗疏雨拥衾眠。

西风一入庭前树,便有秋声到枕边。

(0)

夏日七首·其三

蕲簟纱厨与夏宜,法曹腰腹大何为。

重云到地翻盆雨,却是幽人稳睡时。

(0)

春词二首·其二

霭霭芳园谁氏家,朱门横锁夕阳斜。

鸠鸣鹊噪閒庭馆,尽日春风吹百花。

(0)

依韵和晁十七落花二首·其一

投老殷勤向物华,风前犹欲拾馀花。

更将梦逐残红去,遍入长安百万家。

(0)

自遣四首·其二

谁云造化本无情,利害乘除理甚平。

莫逐众情生愠喜,君看三四孰亏盈。

(0)

嘉禾百咏·其二殳山

丹灶功成后,寥寥掩竹扉。

但闻蝉已蜕,不见鹤来归。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畅诸 吕让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余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