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为梦诧文通,木德由来盛在东。
独抱淡香残雪后,力持高格百花中。
身堪舟楫材宜老,玉拟形容琢未工。
羲画以来无可写,闲开闲落自春风。
古今为梦诧文通,木德由来盛在东。
独抱淡香残雪后,力持高格百花中。
身堪舟楫材宜老,玉拟形容琢未工。
羲画以来无可写,闲开闲落自春风。
这首《木笔花》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木笔花的独特风姿与内在精神。首句“古今为梦诧文通”,以“诧”字表达出对历史变迁的惊讶与感慨,暗示木笔花虽非主流之物,却自有其独特的存在价值。接着“木德由来盛在东”,点明木笔花生长之地,暗含其坚韧不拔的生命力。
“独抱淡香残雪后,力持高格百花中”两句,通过对比手法,突出木笔花在严冬之后依然保持淡雅之香,于百花之中独树一帜,展现出其高洁的品格和不屈的精神。这种形象的塑造,不仅让读者感受到木笔花的美丽,更深刻地理解到其内在的坚韧与高傲。
“身堪舟楫材宜老,玉拟形容琢未工”则进一步赞美了木笔花的实用价值与艺术之美。将木笔花比作可以作为舟楫的材料,寓意其具有实用价值;同时,将其比作未经雕琢的玉石,暗示其拥有潜在的艺术价值,等待着被发现与欣赏。
最后,“羲画以来无可写,闲开闲落自春风”表达了对木笔花难以言喻之美的感慨。在羲画(即文字)之前,无法完全描绘出木笔花的美,只能让它在自然的春风中自在绽放,展现其独有的魅力。这一句既是对木笔花美的赞叹,也是对其独立自在、不为外物所拘束的生活态度的赞美。
整体而言,《木笔花》通过对木笔花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外在的美丽与内在的坚韧,更蕴含了对生命、自然以及艺术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秋色入林杪,湛湛碧天长。
篱边数丛黄菊,次第吐清香。
自昔群真朝会,共话人间兴废,应运佐时康。
遽命骑鲸客,*羽下穹苍。
禀天和,怀信惠,效忠良。
甘分重职调御,大度愈恢张。
况是从来声价,优渥溥沾高下,民愿庇馀光。
献颂期君寿,永与镇安阳。
年华若飞矢,贪爱竞无休。
西城始逢春色,转眼又惊秋。
日月递相昏晓,暗里消磨人老,甘逐逝波流。
争似闻强健,拂袖觅抽头。
放心闲,从体便,胜封侯。
优游到处无系,浑似一孤舟。
但得自家合道,任使旁人笑错,忘耻亦忘忧。
高卧晴岚表,吟啸对石楼。
冷淡家风,清闲门户,有谁着意搜求。
元初灵识,刚被火宅囚。
贪恋时间恩爱,终不道、前有程头。
常省悟,好学我辈,一割万缘休。
优游。
何可似,鹰离笼罩,鱼脱纶竿,信飘飘,浑如解缆孤舟。
随分饥餐渴饮,饱来后、鼓腹歌讴。
无萦绊,功成归去,高步访瀛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