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发岐亭宿故镇三首·其一》
《发岐亭宿故镇三首·其一》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我别竟陵时,楚稻如碧丝。

秋风发齐安,稻穗如植旗。

流年去荏苒,客路何逶迤。

弛担终未卜,永负山中期。

(0)
注释
竟陵:地名,位于今湖北。
楚稻:楚地的稻谷。
碧丝:翠绿色的稻穗比喻。
齐安:古代地名,今湖北黄冈一带。
植旗:形容稻穗密集如旗帜。
流年:光阴流逝。
荏苒:形容时间过得快。
客路:旅途。
逶迤:蜿蜒曲折。
弛担:放下担子,指结束劳作。
永负:永远怀着。
山中期:山中的期望或归期。
翻译
当我离开竟陵的时候,那里的稻谷绿得像碧玉的丝线。
秋风吹过齐安,稻田像插满了旗帜般壮观。
时光匆匆流逝,旅途漫长而曲折。
放下担子的未来仍不明朗,我永远怀着未能实现山中归期的遗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天别离时的情景。"我别竟陵时,楚稻如碧丝"表达了秋天稻谷成熟的景象,其中“楚稻”指的是南方的水稻,而“碧丝”则形容其色泽鲜明,如同碧绿色的丝线。"秋风发齐安,稻穗如植旗"进一步描绘了秋风中的稻穗,如同立在田野中的一面面旗帜。

接下来的两句"流年去荏苒,客路何逶迤"表达了时间流逝和旅途的艰辛。"弛担终未卜,永负山中期"则是诗人对于未能实现承诺或目标的感慨,以及对未来某种期待的持久承载。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更通过秋天的景象和个人旅途中的感受,抒发了对时间流逝、旅途艰辛以及未达成愿望的深刻情感。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次韵吴子书天宁夜集

万卷长年坐一窗,肯论丘壑与岩廊。

江头同过楝花节,夜半剧谈狮子床。

异世风流相延祖,他年言语傅君房。

菰蒲渺渺但烟雨,何意眼中逢此郎。

(0)

和题稽古轩

堆架缣缃粲蔀居,眼前长物埽无馀。

避嚣肯要邻人卜,论友先寻上世书。

汲古不须忧绠短,随波聊复任舟虚。

勿欺文室才容膝,六合神游有日车。

(0)

颂古四十首·其十八

要得狸奴觌面酬,浑如钳口锁咽喉。

一刀两段从公断,直得悲风动地愁。

(0)

还丹复命篇.五言十六首·其六

古仙同一术,妙绝大幽深。

用意寻庚申,专心事丙壬。

擒归鸟与兔,捉取水和金。

辨得东西物,修成不二心。

(0)

定林寺沿溪采石蒲

晓行隐隐入花村,小雨初晴水气昏。

莫厌僧家能冷淡,且穿芸屩采溪荪。

(0)

余每岁病肺往往坐达旦去冬以来偶不作遂得安眠

衰残每苦病相缠,粗喜今年胜去年。

未说清樽酬烂醉,且欣高枕得安眠。

风尘不报边烽入,圣泽频闻好语传。

可是淮阳真卧治,满囊空费大农钱。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