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八声甘州.匡庐山中作》
《八声甘州.匡庐山中作》全文
清 / 陈方恪   形式: 词

对屏风九叠倚晴空,氤氲涨江天。

恁柴桑日瘦,虎溪人去,烟月年年。

缥缈竹林清磬,回首白云边。

冥吹松阴合,石濑溅溅。

来抚封碑陈迹,甚紫芝歌断,白鹿寻仙。

怅玄机老矣,何处问前缘。

待几时、野棠开后,又漫山、春雨响啼鹃。

谁还伴,东蒙旧隐,云卧华颠。

(0)
鉴赏

这首《八声甘州·匡庐山中作》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陈方恪所作,描绘了他在庐山中的所见所感。首句“对屏风九叠倚晴空”,以屏风般的山峦层叠比喻庐山之峻峭,直插云霄,展现了山势的雄伟。接下来,“氤氲涨江天”描绘了山间云雾缭绕,与江天相接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空灵而深远的意境。

诗人接着抒发怀古之情,“柴桑日瘦”暗指陶渊明的田园生活,“虎溪人去”则提及慧远法师,表达对先贤的追思。“烟月年年”则寓言时光流转,人事如烟,月色依旧,岁月无声。

“缥缈竹林清磬,回首白云边”描绘了山中竹林的幽静和禅寺的钟声,给人以超脱尘世的感觉。“冥吹松阴合,石濑溅溅”进一步渲染了山中宁静与自然的和谐,流水声增添了诗意。

下片转入对历史遗迹的感慨,“紫芝歌断,白鹿寻仙”借典故表达了对仙踪难觅、世事变迁的惆怅。“玄机老矣,何处问前缘”流露出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沉思考。最后,诗人期待在春雨中听到杜鹃啼鸣,野棠花开,暗示着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以及无人陪伴的孤独。

整首词以景寄情,融山水、历史和个人感慨于一体,展现出庐山的秀美与诗人内心的深沉。

作者介绍

陈方恪
朝代:清

陈方恪(1891—1966)字彦通,斋号屯云阁、浩翠楼、鸾陂草堂。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三立第四子,陈寅恪弟,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故人又称其为“陈家老七”、“彦老七”。光绪十七年(1891)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受家学影响,从小习诗词文章,传承散原老人文脉。师从陈锐、周大烈、王伯沆等名士,又得梁鼎芬、沈曾植、樊增祥、朱古微、郑文焯、陈衍、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诗名在其兄陈衡恪、陈隆恪、陈寅恪之上。陈方恪大半生风流倜傥,名士气派十足,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金陵最后一个贵族”。
猜你喜欢

啼鹃

点检园禽谁口多,错嫌百舌逞喽啰。

春归怪见难留驻,撺掇元来却是他。

(0)

祝英台近·其二蔷薇

绾流苏,垂锦绶。烟外红尘逗。

莫倚莓墙,花气酽如酒。

便愁醺醉青虬,蜿蜿无力,戏穿碎、一屏新绣。

谩怀旧。如今姚魏俱无,风标较消瘦。

露点摇香,前度剪花手。

见郎和笑拖裙,匆匆欲去,蓦忽地、罥留芳袖。

(0)

次韵张台法元日书事

好事东君不惮劳,点妆梅柳见才高。

尽输好景资元日,故遣清赍属我曹。

锦绣忽贻新笔墨,琼瑶无以报瓜桃。

春风染遍西湖绿,且涤金杯共漱醪。

(0)

叙州

东楼特杰少陵诗,锁江颉颃涪翁题。

两翁诗阵屹相向,千载名与江山齐。

(0)

渔家傲·其三

彼土因何名极乐。莲华九品无三恶。

虽有频伽并白鹤。非彰灼。如来变化宣流作。

九品一生离五浊。自然身挂珠璎珞。

宛转白毫生额角。长辉烁。百千业障都消却。

(0)

松江别诗

明月垂虹几度秋,短篷长是系人愁。

暮烟疏雨分携地,更上松江百尺楼。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