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居少人事,三径草不开。
隐几虚室静,闲云入坐来。
至道非内外,讵言才不才。
宝月当秋空,高洁无纤埃。
心灭百虑减,诗成万象回。
亦有吾庐在,寂寞旧山隈。
从容未归去,满地生青苔。
谢公寄我诗,清奇不可陪。
白云飞不尽,碧云欲成堆。
惊风出地户,虩虩似震雷。
吟哦山岳动,令人心胆摧。
思君览章句,还复如望梅。
慷慨追古意,旷望登高台。
何当陶渊明,远师劝倾杯。
流年将老来,华发自相催。
野寺连屏障,左右相裴回。
幽居少人事,三径草不开。
隐几虚室静,闲云入坐来。
至道非内外,讵言才不才。
宝月当秋空,高洁无纤埃。
心灭百虑减,诗成万象回。
亦有吾庐在,寂寞旧山隈。
从容未归去,满地生青苔。
谢公寄我诗,清奇不可陪。
白云飞不尽,碧云欲成堆。
惊风出地户,虩虩似震雷。
吟哦山岳动,令人心胆摧。
思君览章句,还复如望梅。
慷慨追古意,旷望登高台。
何当陶渊明,远师劝倾杯。
流年将老来,华发自相催。
野寺连屏障,左右相裴回。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山中的幽静生活和心境。开篇即以“幽居少人事,三径草不开”勾勒出一幅人迹罕至、自然回归的画面。“隐几虚室静,闲云入坐来”则是对内心世界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在山中获得的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与安详。
“至道非内外,讵言才不才”表明诗人对文学创作持有一种超脱世俗的是非的态度。接下来的“宝月当秋空,高洁无纤埃”则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将月亮比作纯洁无瑕的宝石,以此映衬诗人的心灵之清澈。
“心灭百虑减,诗成万象回”显示了诗人通过创作获得内心的平静和满足。"亦有吾庐在,寂寞旧山隈"则是对自己隐居生活的一种肯定和眷恋。"从容未归去,满地生青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融入和对未来生命力的期待。
“谢公寄我诗,清奇不可陪”赞美了友人的诗歌,而“白云飞不尽,碧云欲成堆”则是对山中云景的一种描绘。"惊风出地户,虩虩似震雷"和“吟哦山岳动,令人心胆摧”展现了自然界的力量,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在的情感世界。
“思君览章句,还复如望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慷慨追古意,旷望登高台"则是一种对往昔和远方美好的向往。而“何当陶渊明,远师劝倾杯”则是对古代隐士生活的一种向往。
“流年将老来,华发自相催”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飞逝、青春易逝的感慨。"野寺连屏障,左右相裴回"则是对山中寺庙环境的一种描写,最后以此画面结束全诗。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在自然界中的精神寄托与内心世界的和谐统一。
骑驴入石璧,我闻古仙人。
洞天秘云烟,道隐孰与亲。
羽士玉清侣,浪迹寄隐沦。
鍊真□阳山,采秀葛水滨。
乘兴忆遐趣,飘然问飙轮。
西风满空山,桂子玉露新。
□□□有地,天香散衣巾。
折桂勿久品,桃花易千春。
布谷啼稍歇,修篁满西轩。
匡林足薰风,对此昼掩门。
丹经倦披翻,浊酒犹在尊。
一饮醒渴肺,再斟咏玄言。
卢敖我思之,弘景道岂繁。
古士邈云汉,良怀想瑶琨。
朝阳倏西曛,念彼岁月奔。
颜貌不可恃,青青去玄根。
采真固难名,求道或有源。
三径若可赋,吾将老丘樊。
为氏因封邑,名家出华阴。
行藏由治乱,用舍自浮沉。
五代生民极,末年流毒深。
华夷两牢阱,宇宙一刀砧。
泯灭青牛迹,寂寥白鹤音。
日升消薄雾,云敛出高崟。
开国荣持节,归田足赐金。
名驹追老骥,稚栝秀长林。
鼓角催朝暮,星霜换古今。
却辞石熊麓,来卜笼溪浔。
温饱童耆乐,馨香祖祢歆。
一朝人事变,万里塞尘侵。
火燎倾巢燕,弓惊铩羽禽。
半携陈国镜,百感少原簪。
拟赋芜城赋,长吟梁甫吟。
萧条君子泽,恒久士人心。
谁把焦桐木,收为绿绮琴。
坐中惊倒屣,楼上快开襟。
才艺如毫发,忠诚或倍寻。
相知誓相报,岁月莫骎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