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知身是患,常谓道无名。
欲作闲中友,随缘论养生。
自知身是患,常谓道无名。
欲作闲中友,随缘论养生。
此诗《一字百题示商君祥》(其三十四)道,由金末元初诗人李俊民所作,以“道”为主题,展现了诗人对道的理解与追求。
首句“自知身是患”,诗人自省自身,认识到人生百病,无论是身体上的疾病还是心灵的困扰,都是人生的常态。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以及对自我认知的清醒态度。
次句“常谓道无名”,表明了诗人对于“道”的理解。在道家哲学中,“道”被视为宇宙万物的根本法则和终极真理,但又超越了语言和形式,因此难以用言语确切地表达。诗人在这里强调了“道”的无形无象,表达了对道的神秘性和不可言说性的深刻体悟。
第三句“欲作闲中友”,表达了诗人希望在日常生活中寻找精神上的伴侣,与之交流探讨生活的意义和价值。这里的“闲中友”不仅指现实生活中的朋友,更象征着一种精神层面的契合与共鸣,是诗人寻求心灵慰藉和智慧启发的途径。
最后一句“随缘论养生”,则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于生活态度和健康观念的看法。他认为,养生不应局限于肉体的保健,更重要的是顺应自然规律,随缘而行,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宁静。通过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达到身心的平衡与健康。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精神世界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其独特的哲学视角和生活态度。
离离新田,其下流水。孰知其初,灌莽千里。
其南背江,其北逾淮。父抱子扶,十百其来。
其来仆仆,镘我新屋。赵侯劬之,作者不饥。
岁仍大熟,饱及鸡鹜。僦船与车,四鄙出谷。
今游者处,昔止者流。维昔牧我,不如今侯。
侯来适野,不有观者。税于水滨,问我鳏寡。
侯其归矣,三岁于兹。谁能止侯,我往求之。
予常值真人,能藏毒而宁。
能纳秽若净,能易膻使馨。
能解身赫赫,能逆知冥冥。
日唯汝心撄,而汝耳目荧。
廓然而无营,其孰扰汝灵。
神奇实主汝,厥通莫之令。
嘻予岂不知,黄帝与焦螟。
死心而废形,乃可少闻霆。
顾今亲遘之,于吾独剽聆。
刳心事斯语,自儆以书铭。
承华往岁幸踌躇,风月清谈接绪馀。
并辔趁朝今已老,连墙得屋喜如初。
诛茅我梦江皋地,浇薤公思洛水渠。
敛退故应容拙者,先营环堵祭牢蔬。
区种抛来六七年,春风条蔓想宛延。
难追老圃莓苔径,空对珍盘玳瑁筵。
嘉种忽传河右壤,灵苗更长阙西偏。
故畦穿斸知何日,南望钟山一慨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