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宿高奴,天寒尊酒无。
风惊闻堕雁,月出见吹箛。
紫塞难障汉,黄河不限胡。
千秋无定水,呜咽为扶苏。
今夜宿高奴,天寒尊酒无。
风惊闻堕雁,月出见吹箛。
紫塞难障汉,黄河不限胡。
千秋无定水,呜咽为扶苏。
这首诗名为《高奴客舍作》,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夜晚在高奴客舍的所见所感,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首句“今夜宿高奴,天寒尊酒无”,点明了时间地点,以及诗人孤独的处境,寒夜中没有酒伴,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接着“风惊闻堕雁,月出见吹箛”两句,通过风声惊起大雁与月光下见到吹箛的场景,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波动与思考。
“紫塞难障汉,黄河不限胡”两句,运用了历史典故,紫塞指的是边塞,这里借指中原与边疆的界限;黄河则象征着民族交融与冲突的边界。这两句表达了对历史边界的无奈与感慨,暗示了民族之间的复杂关系与难以逾越的界限。
最后,“千秋无定水,呜咽为扶苏”两句,以水的流动无常比喻历史的变迁与人生的无常。水的“呜咽”之声,仿佛是对历史长河中无数生命的哀叹,也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的忧虑与对过去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历史与人生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易水严装发。休回首、故人别酒,帝城高阙。
九曲黄河迎马首,淼淼龙宫堆雪。
说不尽、天涯白月。
君去故侯瓜可种,向西风、莫短冲冠发。
人世事,总毫末。长洲鹿走苏台折。
叹年少、当歌不醉,此非俊物。
试到吴东门下问,可有吹箫人杰。
有亦被、怒潮磨灭。
来夜天街无酒伴,怕离鸿、叫得枫成血。
亦归耳,住何益。
峡劈成皋古郡,人杂猿猱过。
断崖怒走,苍龙立而卧。
此乃广武山乎,噫嚱古战场哉,悲来无那。
卸鞍坐,烟竹吹来入破。一林纤月堕。
雁声不歇,砧声又搀和。
历历五点三更,马前渐逼荥阳,城头灯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