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遁宜园老布衣,平生应不蹈危机。
心游物外时时乐,回首人间事事非。
明月清风诗思阔,白云瑞草宦情微。
年来愧我长相别,目断江空雁过稀。
慕遁宜园老布衣,平生应不蹈危机。
心游物外时时乐,回首人间事事非。
明月清风诗思阔,白云瑞草宦情微。
年来愧我长相别,目断江空雁过稀。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态度与心境,充满了对自然的向往和对官场的淡然。首句“慕遁宜园老布衣”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老布衣”自居,暗示了其对世俗名利的不屑。接着,“平生应不蹈危机”一句,表明诗人一生行事谨慎,避免陷入人生的险境。
“心游物外时时乐,回首人间事事非”两句,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的心境。他能够在心灵上自由地游离于物质世界之外,享受内心的宁静与快乐;而当回望尘世间的事物时,却感到一切皆已变迁,体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
“明月清风诗思阔,白云瑞草宦情微”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追求的精神境界。在明月清风中,诗人的思绪广阔无垠,仿佛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而面对官场,他的情感却显得淡泊,显示出对权力与地位的淡然态度。
最后,“年来愧我长相别,目断江空雁过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随着岁月的流逝,与友人相聚的机会越来越少,只能通过想象在空旷的江面上,望着稀疏飞过的雁群,寄托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自然美景以及友情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哲学,以及对友情的珍视与怀念。
南峰主人颜如玉,更向峰前筑书屋。
虹光夜夜贯斗牛,秀色冉冉连嵩祝。
复有家传万卷馀,累朝诸父皆诗书。
子云寂寞空玄阁,诸葛经纶有草庐。
南州高士元同谱,玉树冰壶映千古。
风骚共许国无双,韦杜浪誇天尺五。
孤标绝壁倚春晴,风动芸香满院生。
常留云气从龙出,须种梧桐听凤鸣。
山人佩剑冠远游,腰间鞶囊垂虎头,七星照耀金银钩。
东行策杖指卢霍,逝将沧海寻丹丘。
三清西南龙虎连,攒峰叠翠盘石莲。
千崖万壑不可以径度,玉梁倒挂银河前。
青蜺下望熊云烟,石璧中开日月悬。
傍通七十二福地,白玉楼台罗洞天。
此中栖身炼大药,宝笈灵书启五岳。
骑鹿时见南斗君,闻笙夜候缑山鹤。
我今游目送冥鸿,欲访名山入越中。
飞梁万丈倘可接,共尔青天蹑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