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风与霜气,浩浩满松枝。
永日烧杉子,无人共此时。
为文攀讽谏,得道在毫釐。
唯有桐江守,常怜志不卑。
山风与霜气,浩浩满松枝。
永日烧杉子,无人共此时。
为文攀讽谏,得道在毫釐。
唯有桐江守,常怜志不卑。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独立自我的高洁情操。"山风与霜气,浩浩满松枝",以宏伟的山风和霜气来比喻诗人胸中的壮志,不为外界所动摇。"永日烧杉子,無人共此时",则表达了诗人独自一人在大自然中冥思苦想,没有旁人打扰。
"为文攀讽谏,得道在毫釐"一句,显示出诗人对文化和学问的追求,以及他认为真理往往藏匿于细微之处。最后两句"唯有桐江守,常怜志不卑",则透露出诗人对于那些坚守岗位、不屈不挠的人物的赞赏和同情。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深邃,意境清新而又带有一种淡淡的忧愁,体现了诗人超凡脱俗的个性和他对人生真理的独特领悟。
忆昔辞兄谒上京,喜逢四海豁清平。
生成自是君恩重,温饱由来世虑轻。
千里浮萍成浪迹,百年常棣见深情。
伤心寒食仙槎路,清泪何因到祖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