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明祖杀功臣》
《明祖杀功臣》全文
清 / 张洵佳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明祖诛功臣,大半在晚年。

当时太孙立,质性仁且贤。

终恐非英武,操纵失其权。

功臣皆百战,怏怏少主前。

乾纲一不振,祸种将蔓延。

不如施辣手,因事诛之便。

嗟尔诸功臣,几人得生全。

祗防异姓反,同姓无株连。

岂知建文立,大难发幽燕。

骨肉相残杀,燕子飞上天。

(0)
鉴赏

这首诗《明祖杀功臣》由清代诗人张洵佳所作,通过对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晚年时对功臣的残酷清洗事件进行深刻反思与批判。

诗中描绘了朱元璋在位后期,对曾为他打下江山的功臣们采取了无情的诛杀行动。这种行为源自他对权力的极度渴望和对潜在威胁的恐惧。诗中提到,当时的太子(即后来的建文帝)性格仁慈,但朱元璋担心他缺乏英明与武略,最终会失去对政权的控制。因此,他决定先下手为强,对功臣们施以重手,以此来确保自己的统治地位。

诗中表达了对这种做法的强烈谴责,指出功臣们在年轻主子面前感到不满与压抑,而朱元璋的这一举动最终导致了国家内部的不稳定与隐患。诗中警告说,虽然朱元璋试图通过这种方式防止异姓叛乱,但实际上却埋下了同姓皇族之间相互残杀的种子。

然而,诗中并未止步于此,它进一步揭示了朱元璋的残酷手段未能阻止悲剧的发生。在建文帝登基后,一场针对皇族的内乱爆发,最终导致了骨肉相残的局面,象征着燕王朱棣(即后来的永乐帝)夺取了皇位,而建文帝则被迫逃亡,象征着“燕子飞上天”,暗示了权力斗争的残酷与不可预测性。

整首诗通过历史事件的描述,反映了权力斗争的复杂性和人性的阴暗面,同时也对统治者的决策及其后果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作者介绍

张洵佳
朝代:清

字少泉,又字瑞生。同治癸酉优贡,历署河南上蔡,宁陵陈留县知事,升用直隶州知州。著有《爱吾庐诗钞》。先生诗宗香山,为人朴讷谨愿,胸无城府。严取与,辨义利,交久益敬。乡里后进有一才一艺者,必为之揄扬不置。需次汴垣,兼藉课徒自给,春秋榜发售者踵接。徐东海相国、朱古薇侍郎其尤著者也。宰上蔡日,终日堂皇,清理狱讼,不三月,囹圄一空。宁陵亦然。调署陈留二年,学道爱人,宽猛相济,政绩尤著。先生五十书怀诗有“两载民情水乳融”之句。年五十一,即自劾旋里。春秋佳日,惟与二三知已饮酒赋诗,不问门以外事,时论高之。
猜你喜欢

剑山

水流花落送残春,偶逐渔郎一问津。

山顶著鞭犹有迹,海滨驱石已无人。

风来野戍边声起,雨歇平原草色新。

欲觅麻姑探消息,弱流清浅几扬尘。

(0)

荷花灯

分明玉井小芙蕖,高盖亭亭出翠微。

暂借东风开紫焰,不愁清露落红衣。

六郎自怪年年热,妃子应怜步步非。

笑杀诗人看不厌,夜深更仆尚忘归。

(0)

长流水

芦岗百里天山麓,细雪琤瑽漱寒玉。

天然一鉴两重开,清者濯缨浊濯足。

我行瀚海苦劳顿,瘦石圆沙欣驻躅。

十亩枯葭陨悴黄,半塘衰柳摇寒绿。

凭栏静对忘物我,冷澹一涤尘襟俗。

龙荒雁碛尽斥卤,到此安用叹独漉。

疏写肯殚人力勤,坐看白苇成嘉谷。

在山何似出山好,忍见芸生尽焦秃。

落日欲没群鸟下,黄尘十丈埋车毂。

今宵酒醒在何处,斗转参横风谡谡。

(0)

秋江送别

我爱秋江水,一清清彻底。

清波静涵万古心,清流一泻直千里。

君今从此发脩程,我聊赠此淡中味。

(0)

瓦屋山歌

瓦屋山,瓦屋山,乃在邛崃九折平羌间。

上有搀天壁立之孤峰,下有奔流赴壑之惊湍。

神光夜现普贤相,紫气昼满玄元关。

娑罗花开锦绣斑,蒙芽紫竹长琅玕。

谁云风俗混髳蛮,世途险巇乃独安。

武陵桃源在人间,丹厓万丈谁能攀。

君今此去何当还。

长洲父老翘首日西望,愿君少住慰我吴下之羁鳏。

(0)

小平园观杜鹃花

小园晴日暖如烘,满树花开烂漫红。

谁谓杜鹃啼不止,春来也会笑东风。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项圣谟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