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身逐汉诸侯,宾榻容居最上头。
饱听笙歌陪痛饮,熟寻云水纵闲游。
朱门锁闭烟岚暮,铃阁清冷水木秋。
月满前山圆不动,更邀诗客上高楼。
三年身逐汉诸侯,宾榻容居最上头。
饱听笙歌陪痛饮,熟寻云水纵闲游。
朱门锁闭烟岚暮,铃阁清冷水木秋。
月满前山圆不动,更邀诗客上高楼。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在长安客舍中,怀念旧日与友人相聚的场景。开篇“三年身逐汉诸侯”,表明诗人长期游历于汉水流域的诸侯之间,这些经历让他有了丰富的人生体验。“宾榻容居最上头”则显示出诗人在这些宴席上的尊贵地位。
接着,“饱听笙歌陪痛饮,熟寻云水纵闲游”,写出了诗人在宴会中尽情享受乐曲与美酒,同时也常常追寻那些如云烟般自由自在的生活和旅行。这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诗人的放荡不羁。
“朱门锁闭烟岚暮,铃阁清冷水木秋”则描绘出一个安静而又有些孤寂的夜晚场景。朱门即华美的宅邸,它们在傍晚时分关闭,而远处山岭间弥漫着淡淡的烟雾。铃阁清冷,水木秋,则是对环境氛围的进一步描绘,显示出一种高洁而又略带凉意的感觉。
最后,“月满前山圆不动,更邀诗客上高楼”表达了诗人在这宁静夜晚中,面对圆满如镜的明月,不禁发出邀请同道中人的愿望,共同登上高楼,享受这份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过去欢聚场景的回忆和现实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侵晨书吉向门楣,愿得新正事事宜。
手把屠苏揩睡眼,灯前吟足隔年诗。
诛茅得奇赏,结石成岑崟。
曲折行青蛇,只尺藏幽深。
兰风与桂露,芬郁云崖阴。
湖山不待招,秀色窥青林。
怡颜一舒啸,万象供登临。
永歌逍遥游,静悦吾伊吟。
荣枯验草木,飞跃观鱼禽。
老桐被天风,吹作太古音。
何劳出庭户,一笑会我心。
居然悟天籁,毋事弦吾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