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上曾二丈仲成·其二》
《上曾二丈仲成·其二》全文
宋 / 王之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忆拜冰壶日下时,先君未老我方儿。

庭闱一閟成今昔,世路重来太险巇。

风义肯忘三益友,姓名愿入八哀诗。

遗孤么么何能报,泉下幽魂傥有知。

(0)
注释
冰壶日下:形容清冷明亮的景象,可能指夏日傍晚或冬季阳光透过冰的景象。
先君:指已故的父亲。
庭闱:家庭,庭院。
閟:关闭,这里指家庭的欢乐不再。
险巇:形容道路崎岖,比喻世事艰难。
三益友:指对自己有益的朋友,通常指志同道合、品德高尚的人。
八哀诗:古代诗歌体裁,用于哀悼逝者的诗篇。
遗孤:失去父母的孤儿。
泉下幽魂:指去世的人,这里指亡父。
翻译
回忆起在冰壶日下的日子,那时父亲还未老去,我还是个孩子。
家庭的欢乐如今已成为过去,世间的道路再次走来显得如此艰险。
我怎能忘记那些情谊深厚的朋友,但愿我的名字能列入哀悼他们的诗篇。
对于留下孤儿的我,该如何报答,如果地下有知的亡父能听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之望的作品,名为《上曾二丈仲成(其二)》。从内容来看,诗人在怀念过去与先君拜冰壶时的情景,那时候先君尚未年老,而自己还只是一个孩子。庭院之间已成往事,世路更替,重回旧地感到困难险峻。

诗中提到“风义肯忘三益友”,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和不变的承诺。而“姓名愿入八哀诗”则是希望自己的名字能够被记入哀悼之诗,表明自己对先君、故人或逝去时光的怀念。

最后两句“遗孤么么何能报,泉下幽魂傥有知”,诗人在问如何才能报答孤儿的恩情,同时也在询问那些亡灵是否知道现世间的人们还在思念他们。整首诗流露出浓厚的情感和对往昔时光的深切怀念。

王之望的这首诗,通过对过去美好记忆的回顾和对逝去亲人的哀悼,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对于生命流转、世事变迁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王之望
朝代:宋   字:瞻叔   生辰:1102-1170

王之望(1102-1170),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名家。字瞻叔。南宋襄阳谷城人(今湖北省谷城县),后寓居台州(今浙江省临海县)。其父王纲,任徽州(今安徽省歙县)通判(与知府、知州共治政事),因反对金人立卖国求荣的张邦昌为君,为时人所敬重。绍兴八年(1138年)中进士,乾道六年(1170年)卒于临海。所著有《汉滨集》、《奏议》、《经解》等行于世。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诗人。
猜你喜欢

齐天乐.偕蔼如廉访游螺墩,和壁上全椒金氏题

木兰艇子冲潮渡,楼台镜中窥见。

佛座呈诗,僧庐醉茗,闲煞红栏幽院。珠帘试卷。

放一点西山,翠穿篱眼。

落尽芙蓉,画桥流水付谁管。

风吹林下絮语,认兰皋佩影,罗袂飘展。

倚竹成憨,拈花悟笑,未识人间离怨。秋苔梦藓。

但触拨情怀,旧时钗燕。懒去凭高,碧云天共远。

(0)

石湖仙.竹里王芑亭索题槐花吟馆图,用白石体赋之

丁溪烟树。指新翠沈沈,摇漾书户。

曾记五年前,棹扁舟、桃源问渡。

一枝闲借,每小憩、绿天庭宇。销暑。

警乱蝉、几点疏雨。

当时惭云照海,睡醒来、犹闻战鼓。

富贵南柯,待觅封侯能否。让与诗人,醉吟茶语。

自成仙府。帘卷处。斜阳淡衬花谱。

(0)

减兰·其一舟次皋亭,桃花谢三日矣,怅焉填此

寒深病浅。著意寻春春不见。莺燕人家。

偏我来时已落花。断红无语。水上星星流自去。

愁雨愁烟。略有芳阴盖画船。

(0)

朝中措.自题山水小景

吴绡尺幅写幽襟。寸碧倚瑶岑。

地僻更无人问,山虚不在云深。

圆波澄镜,方流折玉,佳趣堪寻。

一穗白苹烟影,等闲凉到秋心。

(0)

夜游宫.偕董琴南、费新桥两同年泛舟西湖,时琴南赴云南任,新桥亦将入都

一棹停云乍合。况胜赏、韶春时节。

有约逋梅须共折。鹤巢边,冷清清,千片雪。

绿醑兰言接。胜尺素、遥传天末。去燕来鸿休怅别。

指心期,但相看,湖上月。

(0)

玉漏迟·其一夜话尹竹农同年署斋

夜寒莲漏悄。纹疏静掩,铜荷低照。

迅羽光阴,心事漫传青鸟。

梦里长安片月,更愁里、天涯芳草。还自恼。

云窗雾阁,庾尘谁扫。

何处唤酒银釭,听小管清声,素弦凄调。

艳冶追寻,争似寸笺吟好。

计日东风破冷,又相对、春山一笑。芳信早。

梅花几枝开了。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张昱 方岳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