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自怀人不耐愁,黄莺何事更枝头。
情知春色归杨柳,怕惹离愁懒上楼。
已自怀人不耐愁,黄莺何事更枝头。
情知春色归杨柳,怕惹离愁懒上楼。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戍妇在春日里思念远方丈夫的复杂心情。首句“已自怀人不耐愁”,直接点明了人物内心的孤独与思念之情,一个“愁”字,将情感的沉重与复杂表现得淋漓尽致。接着,“黄莺何事更枝头”,诗人以黄莺的鸣叫为引子,似乎在责问黄莺为何在她心绪不佳之时还要在枝头欢唱,进一步渲染了内心的烦躁与不安。
“情知春色归杨柳”,春色渐浓,杨柳青青,本是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景象,但在戍妇眼中却成了触动离愁的媒介。这里的“情知”二字,既表达了对春色的感知,也暗含了对时间流逝、丈夫未归的无奈与感慨。
最后一句“怕惹离愁懒上楼”,则将情感推向高潮。戍妇害怕触景生情,引发对丈夫的思念和离愁,因此连上楼这一简单的动作都变得困难起来。这种细腻的心理描写,展现了人物内心深处的矛盾与挣扎,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深深眷恋。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成功地刻画了一个在春日里思念远方丈夫的戍妇形象,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富有感染力。
金绳挂空虚,日月系两垂。
天童坐戏弄,纵掣成东西。
百年未死间,昼夜无穷期。
短短固可惜,舒舒定非宜。
有闻未之行,有学未及知。
白发已班疏,朱颜亦童黎。
智虑昏晚年,聪明退前时。
纵欲加自修,去日何胜追。
奈何少自废,老则成空悲。
岷峨何处在目前,恍惚万里惟心田。
道人遐想对缣素,毫端亹亹生云烟。
不烦扪参更历井,坐见紫翠摩苍天。
崔嵬绝顶明积雪,崎岖幽涧萦流泉。
当时神禹导江处,随山刊木知何年。
竹斋言语妙天下,山情水思何绵绵。
想当落笔快挥扫,精神如到岷峨巅。
师诚乞诗我丐画,不然无用徒相煎。
画工妙处称毛羽,我欲论功第先兔。
不知心手会天机,象管纷纷谁比数。
寥寥千载一曹霸,墨妙于今传二马。
龚生重马轻尺璧,蔑视韩韦复何者。
尔来一顾遇孙阳,奔走侯门日无暇。
一匹腾骧一匹嘶,先生爱骏非爱奇。
有如霓裳第三叠,按图知拍逢王维。
新诗迈绝今老杜,作经未必多马蹄。
先生驰骋金马里,口角雌黄即公是。
欲知早晚定登庸,步武风云起平地。
伟哉骅骝世英物,一日早行三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