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山便是戎疆,此去萧关路几荒。
无限城池非汉界,几多人物在胡乡。
诸侯持节望吾土,男子生身负我唐。
回望风光成异域,谁能献计复河湟。
贺兰山便是戎疆,此去萧关路几荒。
无限城池非汉界,几多人物在胡乡。
诸侯持节望吾土,男子生身负我唐。
回望风光成异域,谁能献计复河湟。
这是一首描绘边疆景象和表达怀念之情的诗句。开篇“贺兰山便是戎疆, 此去萧关路几荒”两句,通过对地理位置的描述,营造出一幅边塞荒凉的画面。“无限城池非汉界, 几多人物在胡乡”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边境地区广阔而又与中原文化差异的感慨。
“诸侯持节望吾土, 男子生身负我唐”两句,展现了诗人对唐朝忠诚的情怀,以及作为士兵守卫边疆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回望风光成异域, 谁能献计复河湟”则是诗人在面对异族地区时,表达了一种对失地重返的无奈与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生活的描述,传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和文化认同的深厚情感,以及对于失去疆土的悲哀。语言简洁有力,意境遒劲,是一篇富含深邃情感的边塞之作。
秋光好,无柰锦帐香销,绣帏寒早。
钩帘人立西风,送书过雁,依然又到。
故乡杳,空把泪随江水,梦萦池草。
何时赋得归来,倚松对柳,开尊醉倒。
衰鬓不堪临镜,镜中愁见,蓬飞丝绕。
门外远山青青,长带斜照。石泉涧月,辜负夜猿啸。
伤心处,枫凋露渚,荷枯烟沼,燕去玄蝉老。
满天细雨鸣羁鸟,花蔓当檐袅。
庭院静,遥闻清砧声捣。拥衾背壁,一灯红小。
草书所自何所授,初变楷法为章奏。
当时作者最得名,崔瑗杜度张伯英。
三人真迹已罕见,后来继之有羲献。
笔端变化妙入神,逸态雄姿看劲健。
风惊电掣浮云飞,蛟龙奋跃猛虎驰。
汉晋草法千载师,张颠藏真亦绝奇。
一代精艺才数辈,遗墨千人万人爱。
固知顿挫出腕力,亦用飞动生神采。
古来篆籀今已讹,何况隶草讹愈多。
吾书岂必论工致,诚悬有言当默识。
苑中高树枝叶云,上有慈乌乳雏勤。
雏翎少乾呼教飞,腾翔哑哑朝与昏。
有时力及随飞去,有时不及枝内存。
呼来呼去翎羽硬,万里长风两翼振。
父母双飞紧相随,雏知返哺天性真。
吾思昔日微庶民,苦哉憔悴堂上亲。
歔欷歔欷梦寐心不泯,人而不如鸟乎将何伸。